天下第七的老人 作品

第117章 佛光寺(第2页)

 但正因如此,反而美得自由烂漫、纵横恣肆,正如大唐一样。

 后世建筑更追求稳重,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距离缩短。

 也难怪佛光寺东大殿,最能代表大唐气韵。

 而且层层出挑的斗拱,还非常实用,不仅为柱根和土墙遮风挡雨,还能化解震力。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就算经历九个朝代变迁,八次五级以上的地震,他也依然巍峨庄严。

 当高大的殿门打开,梁林一行人便看见。

 “里面宽有七跨,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辉煌无比。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菩萨的坐像,他的侍者们环他而立,犹如一座仙林。”

 这些唐代塑像竟然有35尊,在我国现存唐代彩塑80余尊中占近一半!是独一无二的唐代大型雕塑群。

 佛坛只有1米高,这些高大庄严的佛像仿佛近在咫尺、可触可及。

 而在众多塑像中,有一尊小像很不起眼,却非常特别,她是写实像。

 这位中年妇女大约 40 多岁,她就是重修东大殿之人,宁公遇夫人。

 宁公遇是谁?

 在最新研究中,她应该是一位太监的妻子,而太监很可能叫王元宥,诗人杜牧还写文章赞扬过他。

 虽然在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但她用一尊等身塑像,让自己陪伴着这座寺庙。

 还在大殿北边一根房梁的题记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太女性化,却有一丝玄机,仿佛注定会遇见些什么。

 千年后,她的名字果然与另一个女性的目光,相遇了。

 在即将离开佛光寺的傍晚,夕阳把大殿内照得通亮,林徽因先生抬头一看,倒吸一口气,看见了隐约的墨迹“女弟子宁公遇”,多亏她的远视眼。

 随后众人爬上架子,用沾湿的纱包涂刷梁底。

 土朱一遇水,被覆盖的墨迹就显出来了,水干之后,墨色又淡去,就这样用了三天时间读出四道梁下的全部题字。

 她想起“宁公遇”正是门口经幢上与唐“大中十一年建造”在一起的名字。这也是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木构建筑的确证。

 梁思成又惊又喜,写下。

 这所古老的佛殿是由唐代一位妇女捐献的!

 千年之后,年轻的女建筑学家,也是一位妇女。

 成为了第一个发现了这所中国古代最难得的珍贵唐代木构庙宇之人,这显然并非只是巧合。

 梁思成拍下一张照片,记录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伟大的女人发现了另一个伟大的女人。

 总有一些奇女子们,注定会相逢。

 林徽因也想“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肃穆寂静中盘腿坐上一千年。”

 这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后来林徽因提议,把带来的罐头拿到大殿前的空地,铺上席子、毯子。

 他们用这顿“野餐”告别,一边吃一边欣赏寺前的夕阳。

 “斜阳将黄昏投射在大殿正立面上,为本就带有土红色的门板、柱子和巨大斗拱再添一层暖色,殿前千年古松的影子映在门板上,与大殿相互衬托雄伟……”

 这座神只,见证过孤独,也迎来了属于他、属于我们的灿烂。

 在这里,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到处都弥漫着大唐气息。

 很多人都想去佛光寺一睹唐风。

 有人在春雨时分去了,碰上了难得的开门时刻。因为殿内湿度过大,五对开间的木门需要打开通风。

 有人像刘文辉老师一样,在冬天再返佛光寺。他是将古建筑做成榫卯积木的匠人。

 “我很想立刻冲到大殿前,像恋爱中的青年冲向爱侣一般,但我又怕,怕她拒绝我,我甚至不敢再抬头看她。”

 有人还在这里住过几晚,不知有没有体会到营造学社一行人在夏夜见过的景。

 “仰首静观檐底黑影,看凉月出没云底,星斗时隐时现,人工自然,悠然融合入梦,滋味深长……”

 那,什么时候是去佛光寺最好的时间呢?

 很多人以为是梁林夫妇说的,夕阳西下时分。

 那时,坐东朝西的东大殿,不知是沐浴的夕阳还是绽放着佛光。

 其实最好的时候,就是你决定去的那一次,你踏进门的那一刻。

 清华大学的刘畅老师,是梁先生的再传弟子,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

 在一次直播课上,他拿出一块距今近4.6万年的木头。

 “如果能排除霉变、虫害、潮湿等伤害性影响,一千多岁的佛光寺东大殿还是婴儿。”

 如果有时间,就去看看他吧!这个柔嫩的“婴儿”,对我们而言,已然是一位沧桑了千年的老者。

 因此,当那位项目负责人说出最后的那句话来时,子慕就想到了佛光寺。

 他想以此来纪念梁思成、林徽因先生。

 以此来告诉小日本他的根在哪儿,不要数典忘祖。

 以此来让更多的中国人感受大唐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