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高敬意(第2页)

 ……

 正如刘御史,虽然过程中心存动摇,但最终却还是在豪格、尼堪等人面前表现出了一位大明使者的合格风范。

 豪格,在听刘御史哔哔赖赖了一小会儿之后,终究还是厉声打断了刘御史的话。

 他,大清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同样是坚决拒绝了刘御史的招降。

 正在率领锦衣卫亲卫骑马赶来泛湖的路上远程操控一切的朱由桹,心中所打的美算盘,就这样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说来也是,豪格毕竟是“爱新觉罗三代”中的佼佼者,是的确“生于忧患”之中的,这样的人,对父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清朝,其认同感,肯定不是大明的那些“死于安乐”的“朱十一代”、“朱十二代”之类的虫豸能够相提并论的。

 “朱十二代”中比较典型的虫豸,当然算不上朱由桹或者朱由检。

 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朱由桹就不说了。

 就算崇祯帝朱由检,也就是单纯的菜而已,相比于他们众多渣渣般的堂兄弟,朱由检以皇帝之尊,最后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上吊殉国,相对来说也算可以了,真正相对朱由检乃至朱由校来说称得上纯废物的“朱十二代皇帝”,还是弘光皇帝朱由崧,在位一年拥有南都的南明黄金时间,却愣是不干人事,前年夏天投降后,才过了一年,也就是去年夏天,就已经在京师被大清的刽子手给剁了脑袋。

 “朱十一代”中比较典型的虫豸,别的不说,潞王朱常淓这种生物,也应当榜上有名。

 且说,第一代潞王朱翊镠是隆庆皇帝的儿子,也是万历皇帝唯一存活下来并且繁殖出后代的弟弟,而隆庆皇帝又是嘉靖道长唯一存活下来并且繁殖出后代的儿子,所以第一代潞王朱翊镠和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唯二存活下来并且繁殖出后代的孙子,北明中后期,皇室子嗣之艰难,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潞王乃是除了神宗万历皇帝子孙外,皇室中最近的藩系,所以在甲申之变朱由检上吊之后,有钱谦益、吕大器、姜曰广、张慎言这类重臣提议立二代潞王为君,理由是潞王他贤。

 那么潞王他贤在何处呢?

 单说弘光元年,清军攻破应天后,向南攻打杭州,当时杭州附近的一些还有抗清之心的南明军队,意图拥立流亡到杭州的朱常淓保卫浙江重城杭州,被清兵吓破胆的朱常淓,却是铁了心要献城投降,为了讨好清军,他竟然在南明军队在涌金门下与清军激战的时候,丧心病狂地以酒食从城上饷满兵,当时就把杭州内外兵丁,无论是明兵还是清兵,都给整不会了……

 然后,伴随着保卫杭州南明军队士气的彻底崩塌,朱常淓自然如愿以偿成为了大清朝的俘虏,并且在去年夏天和弘光皇帝一同在京师菜市口被杀,也算求仁得仁。

 像朱由崧、朱常淓这样的虫豸,在大明朝众多的“朱十一代”、“朱十二代”,乃至其他代中,还有很多,这些纯废物朱家藩王,充分体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而大明朝优待朱家藩王的政策,始于朱元璋,于是才有拥有大智慧之人据此提出了“明朝实亡于洪武”的高论。

 去年夏天,被抓到属于大清朝的首都京师的弘光帝与潞王朱常淓、荆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栎、衡王朱由棷等十几个明朝藩王被斩首于菜市口的消息,豪格大将军虽然当时没在京师,但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他也已经知晓了。

 这事情虽然是多尔衮那个狗东西干的,和他豪格没有关系,但这账总归是算在大清身上的。

 单凭这一点,豪格也不可能有胆子去相信刘御史劝降的鬼话。

 也就是说,豪格知道他投降可能会短时间保全性命,但长时间保全性命,有脑子的他,知道是不可能的。

 既然这样,还是轰轰烈烈地死好了,不管是死于多尔衮那个狗东西还是死于明军,总归不会辱没父辈荣光。

 在严词拒绝了刘御史的劝降之后,刘御史的小随从和翻译官孔尚祥,都面色一变,神色中透露出惶恐不安。

 只有已经通过劝降话语更加坚定了“舍生取义”之决心的刘御史,神色依旧不变。

 勇气是人类最伟大的赞歌,多年来没有把圣贤书读进狗肚子,而是把圣贤书读进人脑子,并且还是属于自己的人脑子的刘御史,脑海中的圣贤书终于在此时此刻发挥作用了,在“圣贤之力”的加持下,刘御史想起来了无数有气节的前辈。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这一刻,刘御史感觉他就是文天祥!

 同时,刘御史也想起来了他的本名,没有被朱皇帅改名字之前的本名——刘天祥。

 依稀还记得,皇帝陛下在给他刘天祥改名字之前,神色中流露出的戏谑,仿佛在无声地说:

 就你?和文天祥用一样的名?你配钥匙吗?配几把?

 人生中总有一些事情,是类似“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的。

 当初被改名的时候,刘御史没有看懂朱由桹眼神中的戏谑和轻视,还是后续的某一时刻才突然体会到皇帝对他的轻视。

 皇帝陛下,以为他只是那种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倒戈卸甲以礼降的真正把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面去的无耻文人?

 不蒸馒头争口气,为自己在皇帝心中正名,也是刘御史能在深入虎穴的情况下保持气节,不卑不亢应对豪格等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