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集邮计划

 至于偏离立项主题的事情,陆时羡想来,也很好解决。

 毕竟花了二十万的经费,结果得到了至少增加五倍资金都拿不下来的成果。

 陆时羡觉得,如果有的话,他很有必要竞争一下当年燕京市青年基金项目最佳绩效奖。

 但又出现一个幸福的烦恼。

 那就是原来他的目标期刊是《Crop journal》,虽然影响因子低了一点,只有三点几,但起码在植物学和农学都是屈指可数的一区,也能够和他的实验对象对应得上。

 但现在出了一点点意外,导致他可能要重新要考虑这个问题。

 这篇论文的质量不能用普通的标准来衡量,于是他考虑发在次顶级期刊之上。

 有了上次在《Chemistry Biology》上发表的经历,陆时羡有了在《Cell》系列期刊集邮的想法。

 集邮能够培养人去不断追求目标的毅力。

 对于有着强迫症的人而言,不将目标全部集邮完毕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但对于陆时羡这种集邮计划,或许就连提出都会被人认为是不符合实际的异想天开。

 完成就更非易事了,必须付出更大的坚持和努力。

 一条腿走路自然不妥,对于男人而言,多条腿走路或许才是雄起之路。

 经过一番筛选,陆时羡将目标瞄准了《developmental Cell》。

 既然之前都已经决定好了,所以也就没有好犹豫的了。

 选择它的原因主要还是它在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地位,都是除Cns之外最顶的那一批了。

 陆时羡敢保证这绝不是因为是它的影响因子一直坚挺地保持在9左右,并处在持续增长的状态中。

 也绝非是因为这个期刊的编辑部对国内比较友好,华国人在《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几乎能够竞争前三的国家了。

 对比起其他期刊,这已经是极其夸张的比例了。

 但陆时羡心里很清楚,它暂时还达不到Cns的程度,于是连在bioarvix进行预录的心情都没有,直接投向目标期刊。

 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都是陆时羡,张修旻也因其在实验中做出的贡献,合理获得了第二作者的署名。

 后来当陆时羡将这件事征求张修旻的意见时,后者一脸的无动于衷。

 虽然没有明说,但陆时羡能够清楚地听出它的语气。

 对!明显就是看不上。

 靠下苦力得到了一篇次顶级sCi期刊的第二作者,说出去还以为他张修旻自己写不出好论文一样。

 张修旻和其他科研狗不太一样,不需要抱人大腿,也不缺项目经费。

 经过后来对他的熟悉和了解,陆时羡直接快要emo了,直呼要破防了。

 他的父母都是生物学研究从业者,且父母开有生物高新科技公司,即使规模不算太大,但够他一个人挥霍还是没问题的。

 既是学二代也是富二代,可以说是出生就在别人的终点了。

 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即便是这样,张修旻也要老老实实叫他一声羡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