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阳光追梦 作品

第426章 意料之外的吃瓜

 但想了想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自己认识他没错,但此时的邓新望可不认识他。

 虽然还有徐志鸿的存在为理由,但这也只是猜测而已,导师先前也并没有提起这茬。

 现在的时机不太对,显得太过刻意了。

 陆时羡只好遗憾地放弃这个想法。

 回到公寓,陆时羡就收到来自莫蒂教授的讯息。

 明天9点在实验室开例会的时候,顺便给他开个新人介绍会。

 没必要说太多废话,这是米国人工作时的惯例。

 陆时羡给他回复了一个ok表示收到。

 距离正式开工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情。

 陆时羡决定去图书馆犒劳犒劳自己。

 他甚至有点不太敢打包票。

 自己选择了耶鲁是否一点都没有考虑到图书馆的因素。

 当他顺着路牌指引一步步来到图书馆的时候,瞬间就被这里吸引住了。

 虽然不知道是谁说的,但陆时羡觉得这句话评价的很到位。

 “耶鲁大学图书馆,是至少过去两百年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图书馆建筑。”

 一眼望去,如同宝盒一样的图书馆在此巍然耸立,这座图书馆的外墙上并没有设计窗户,由佛蒙特大理石堆砌的外墙在傍晚的晖光和淡黄色的路灯相互映衬下,闪耀着昏黄的光泽。

 那不仅是色彩的生动渲染应用,也是时间在这里留下的鬼斧神工。

 从1843年起,第一座小面积的独立图书馆大楼在此拔地而起。

 到如今,耶鲁图书馆却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图书馆。

 其中的艰辛传承饱含着一代代耶鲁人不懈的努力。

 所幸,耶鲁大学所属的博士后科研工作者以及访问学者,也能享有与耶鲁师生同等的使用图书馆的机会。

 耶鲁图书馆并不总是集中在一处,它一共有十几所或大或小的图书馆。

 陆时羡现在看到的是不是面积最大的一座,也不是师生或游客最受欢迎的图书馆,但绝对是学术研究者的天堂。

 它的建筑师是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著名的建造大师戈登·邦沙夫特。

 建筑于1960年开始建造,历时3年建造完成。

 名字很显然延续了捐款者留名的惯例,这也是大多数获取捐款的方式。

 事实上,捐款者拜内克家族的姓名也的确随着耶鲁大学图书馆的闻名而青史留名。

 踏进这座建筑,陆时羡来不及欣赏内部的精美设计和精妙的空间构造。

 草草浏览过地上部分的大厅以及阅览室,陆时羡顺着楼梯朝着上层的书库拾级而上。

 尽管已是饭点,但这里来往的人流依旧是络绎不绝。

 陆时羡不知道哪里最具观看价值,但人群会告诉他答案。

 趿着步子,悄然来到一处被玻璃幕墙隔绝的展点。

 他已经听到有人在赞叹:“真是令人着迷的文字,这是人类思考与智慧结合的美丽瑰宝。”

 说话的人是一位带着礼帽的瘦高金发男子,看起来像是英格兰人,此时的他正拿着放大镜沉迷地站在幕墙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