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点 作品

第449章 先秦召唤卡,商君卫鞅!(第2页)

 “在!”

 伴随着宁凡的一声低喝,一道道身影入殿,恭敬地行礼。

 “传命,即刻整顿车马,火速进京。”

 “诺!”

 ……

 禹王城。

 一处小酒馆中,沈黎和诸葛亮对坐小酌,老人的神色颇为郁闷,这段时间以来,林秋石大肆在朝中打压新法,抨击科举制度,拉拢了一批亲信,大有党政之势。

 而陛下也是左右摇摆不定,虽然在私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却是并未在朝堂上坚定立场,似乎有意促成朝中的平衡。

 “孔明啊!”

 “你说陛下究竟是何意?”

 沈黎一脸郁闷不解的看向自己的忘年好友,他知道,以诸葛亮的才能,若是真的在朝中动用手段的话,纵使是林秋石,怕也未必能够赚的便宜。

 可不知为何,陛下不积极也就算了,诸葛亮同样是默默的躲在角落中,静观其变,不争不谏不抢,犹如一个朝堂上的透明人一般,超然物外。

 “沈公,你太急了。”

 诸葛亮抿了一口酒水,笑意吟吟的道:“陛下的意图不是我等可以揣摩的,不过,推行变法,改革新制,并非朝夕之事。”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堂上的一丝丝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在地方引起一番惊涛骇浪。”

 “更何况,如今时机并未成熟。”

 听到诸葛亮的话,沈黎的脸上露出几分疑惑之色:“时机不成熟?”

 “嗯!”

 诸葛亮平静的道:“如今我大禹四境虽然相对安稳,可漠北近日又时逢王位更替,八夷部落大有联合之势。”

 “大焱国狼子野心,东淮未曾彻底覆灭,且朝内叛乱不断,先是陈家之变,紧接着淮王谋逆,而今,胡家与陆家也相继走上叛逆之路。”

 “陛下有意安内,却也在等一个良机。”

 沈黎听到诸葛亮的意思之后,脸上露出一抹恍然之色:“如今四大望族去其三,天下世家必定人人自危。”

 “若是在这个要紧关头,推行科举制,届时,怕是动乱的不仅仅是世家了。”

 “如今,陛下不在朝廷上支持沈公,却也不阻止沈公,正是想借此看看群臣的反应。”

 “不管陛下心中多想推行科举,这件事,终究是陛下不能出面。”

 沈黎闻言,怅然一叹,脸上也是随之露出一抹苦笑之色:“孔明啊,老夫一把老骨头了,这辈子自问立身堂堂,耿直刚正,如今时至风烛残年,也没几年活头了。”

 “就想着,能够在倒下之前,为我大禹天下寒门开一条通天路,纵使粉身碎骨,不得善终,也无憾矣。”

 “而今,听你之言,老夫怕是……难以如愿啊!”

 看着沈黎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诸葛亮也是神色一黯,轻轻摇头道:“沈公,如今朝中不曾安稳,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不妨再等上一等。”

 听到诸葛亮的话,沈黎的脸上也是露出一抹苦涩的神色,只是默默的举杯饮酒,不在言语。

 一道清微的脚步声响起,门外不知何时走入一位身着素衣的中年,诸葛亮的眸光无意间落在他的身上,不由身躯一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