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第2页)

 而不是现在的普通玻璃。

 “好啊,那引进生产线的事情你提了吗?对方怎么说?”姜小白着急的问道。

 “提了,对方倒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不过现在洛玻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并不是太成熟,如果引进的话,可能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

 已经超出了我们大兴能够承受的范围。”

 许唯平说道,他对大兴玻璃厂还是有明确认识的。

 如果要是说其他大的玻璃厂,能够引进一条浮法玻璃的生产线试试水的话。

 那么大兴玻璃厂要想引进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那都不是伤筋动骨,而是砸锅卖铁,孤注一掷。

 “这样,你再看看,实在不行的话,去秦皇岛那边再看看,我们多看两家,最后再做决定。”

 姜小白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姜厂长。”许唯平说道。

 挂了电话,姜小白拿起桌上陈少东一早送过来的岗位缩减方案看了起来。

 按照陈少东的岗位缩减方案,现有的岗位要缩减30%的人,也就是说一百人左右。

 尤其是厂办,各个机构太臃肿,根本没有必要。

 姜小白一边看着,一边点头,这份方案还是深得自己心意的,不过考虑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事情。

 姜小白还是觉得,缩减岗位的事情可以再缓一缓。

 一百多人下岗,这些下岗的工人何去何从。

 如果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后世的国企打包出卖给私企,第一个条件就是工人的安置问题。

 而工人安置问题,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别看现在大兴玻璃厂的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

 那是因为现在的改革都没有涉及到工人的命根子,没有想要打破工人的铁饭碗。

 所以才能够让姜小白略施手段给进行下去,可是真的要是涉及到了工人的根本,要让他们下岗回家,砸他们的饭碗。

 那他们可就要造反了。

 虽然现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事情。还在筹备之中,可是在姜小白心里早就下定决心了。

 实在不行的话,最后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上一条生产线。

 并且还要扩大生产,那么到那个时候,这些厂办缩减的岗位,可以全部上车间去。

 这样的话,把其他岗位上缩减的人员,全部都安排到车间,虽然工作环境变了。

 但是总归是没有下岗的。

 不然的话,这么多下岗工人一旦闹起来,大兴玻璃厂的改革,肯定会被上边叫停的。

 姜小白一边考虑,一边对照着岗位缩减方案改着。

 不管怎么样?事先把这些岗位缩减的人数确定出来,到时候也能够节省很多工作。

 转眼之间就到了月底,这天一大早,创造了姜小白考核标准施行以来的第一个纪录。

 全厂454人,没有一个迟到的。

 陈少东拿着本子,带着人事科的巡查队,在厂子门口站了一个早上,结果以后迟到的都没有抓到。

 无他,月底,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开当月工资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