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浪子 作品

第215章 电影首映

 7点整,电影正式开场。

 放映厅灯光熄灭,瞬间,大银幕亮了起来,随着音乐声,鸿儒影视公司的logo出现在了大银幕上。

 公司logo之后,廖鸿儒那充满磁性的歌声顿时响起。

 “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

 “仿佛想不起再面对。”

 “流浪日子你在伴随。”

 “有缘再聚。”

 “天真的声音已在减退。”

 ……

 “妈呀!鸿少居然还会唱粤语歌,而且还唱的如此标准,如此好听!”

 “好有韵味的一首歌,不管电影质量如何,单这一首歌就值票钱!”

 “这首歌居然让我有一种感觉流泪的感觉,我想我的那些狐朋狗友了…”

 伴随着廖鸿儒美妙的歌声,大银屏上出现电影的主创人员。

 出品人:张柏涛。

 制片人:廖鸿儒。

 编剧:廖鸿儒。

 主演:廖鸿儒、陈晓春、郑伊剑、黎资、吴镇宇、任达华…

 副导演:刘伟强。

 导演:廖鸿儒。

 随后还出现五个大字:廖鸿儒作品。

 看着这五个大字,在场的导演眼睛一亮,有了这五个字这部电影就打上了浓浓的个人标签。

 现在的电影,可还没出现谁谁的作品,廖鸿儒是在后世的电影中看见的,觉得挺屌的,就剽窃了过来。

 “切,还廖鸿儒作品,真特么的会装逼!”

 “卧槽,编剧导演主演都是廖鸿儒,还真是自编自导自演啊!”

 “自编自导自演,鸿少真厉害,不愧是老娘喜欢的人,就是牛逼!”

 “鸿少就是与众不同,唱歌时是自己写词作曲,拍电影是自编自导自演!”

 “哼…自编自导自演,噱头倒是挺大!”

 “年轻人好高骛远,容易吃大亏!”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年纪轻轻就三位一体,我看影片的质量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

 夸奖廖鸿儒的自然是廖鸿儒的粉丝或普通观众。

 挑刺的自然是影评人或电影圈的同行。

 影评人、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对电影的理解自然大相径庭。

 业内人士和影评人天然带着审视的目光,而普通观众则不会考虑那么多,电影只要老子看得爽就行。

 这也是为什么评分高的电影,不一定有好票房,而评分一般的电影,票房却大爆。

 电影片头播放完毕,正片正式开始。

 电影的首个镜头便是一个黑白镜头,讲述陈浩南、山鸡、大天二几人年轻时候被靓坤欺负,然后大b出来解围,陈浩南不想再被人欺负,便拜入了大b的门下,成为洪兴帮一员。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眨眼间便到了1995年,陈浩南、山鸡等人都长大了。

 长大后的陈浩南和大天二让人眼睛一亮,特别是一众小女生眼睛直放绿光,恨不得钻进大银幕里。

 电影中的廖鸿儒留着时兴的发型,皮衣皮裤,俊美的脸上挂着醉人的微笑,时不时用大拇指掏掏耳朵,帅得一批。

 相比廖鸿儒,电影中的郑伊剑一点也不逊色,一身合体的牛仔衣牛仔裤,脖子上戴着一根金项链,清秀的脸上挂着能融化冰雪的笑容,一头飘逸的长发随风飘扬,帅得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