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77章 踩刹车 会客室

 闭关编写《1951》文学剧本这段时间,陈一鸣无时无刻不在与自身的表达欲做斗争。

 他每天临睡前都要听一遍李玉成老人的录音,每次听脑海中都会涌现出很多新想法和新点子。

 然后

 如同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晚上放飞自我,白天冷淡如佛。

 连着一个礼拜,他关门关机与世隔绝,每天纯靠泡面度日。

 要不是大壮小美放心不下经常过来转转,同时给他带些饭菜改善伙食,他很可能饿死在租屋里都没人知道。

 陈一鸣知道,作为身怀一整个时空电影资源的自己,这种严苛是必须的。

 他有无数的创意和故事,有超前的视角和眼光,有对新技术的敏感和创见。

 除了他自己,还有谁能帮他拉住缰绳、踩下刹车呢?

 所以陈一鸣对文学剧本的态度,也迥异于其他导演。

 虽然剧本是他自己魔改的,但他从创作到修改,每一笔都无比慎重。

 剧本对他而言,不仅不是束缚和限制,反而是一道有益的防火墙与隔离带,把他脑海里无处安放而又不合时宜的“新鲜东西”,统统阻隔在电影之外。

 只有时刻保持足够的克制,才能确保电影的主题足够鲜明,故事足够清晰,观感足够直接,也才能让电影足够贴近当前社会与观众。

 二十页的剧本,他写了一遍,改了三遍,最后定稿发给马二爷、孙副主任和郜叔之后,他整个人直接虚脱下来。

 放下了最大的一块心事,他美美地睡了一天两夜。

 1月25日星期一,他安步当车晃晃悠悠去铂爵,结果刚到影视园区,就惊讶地发现大门口挂出来一条大红横幅。

 “热烈庆贺《魔都假日》北美票房破千万!”

 什么鬼?

 将近3000馆开画,破千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破千万就是票房惨败了好不好!

 吹牛都不会吹!

 陈一鸣摇头晃脑地进了铂爵,发现办公室里面也是一片兵荒马乱。

 双胞胎前台并不在位置上,小会议室的门口高高低低地聚着一坨人,一边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一边热烈地议论着什么。

 陈一鸣凑近了一听,原来是六公主的记者在采访马云腾。

 他二话不说掉头就走,这波过来的不是时候,不借机饭遁更待何时?

 “一鸣你来啦!”

 站在最外围的老贾早就注意到他进来,一看他要溜立马一嗓子叫破,然后陈一鸣逃跑未遂,直接被同事围住了。

 老贾是促狭心作祟,同事们倒是真心祝贺,毕竟《魔都假日》全球大卖,首当其冲的受益人就是导演陈一鸣。

 外面的动静自然惊动了里头,房门打开大壮出来,看到陈一鸣不由得喜上眉梢,冲入人群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往会议室里走。

 “于大主持,这就叫赶的早不如赶的巧,这才是正主,《魔都假日》的导演兼编剧陈一鸣。”

 大壮伸手虚引着把陈一鸣让到身前,同时不忘给陈一鸣介绍。

 “一鸣,这位是央视电影频道的主持人于蓝于小姐,这次是专程过来采访《魔都假日》的。”

 客人当面,陈一鸣顾不上谴责“卖友求荣”的大壮,赶紧把笑意堆到脸上,跟起身伸手过来的美女主持握手致意。

 “于老师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一直是《于蓝会客室》的忠实观众,今天总算有幸见到真人了。”

 于蓝笑意盈盈地连连点头,见缝插针的水平也很高超,“感谢陈导的认可,那我就不嫌唐突,提前预定您的光顾了。”

 陈一鸣拼命克制着不让内心的苦泛到脸上,内心里的小人儿拼命自抽耳光。

 “怎么就管不住这嘴呢!”

 没办法,自己给自己安排的麻烦,哭着也得吞下肚去。

 大壮打着“我去倒茶”的旗号,后退、出门、关门一气呵成,把自己的好兄弟甩在了会议室里。

 陈一鸣与于蓝相互礼让着在长桌的一侧相对而坐,两个跟组小哥幽灵一般光速架好了两台摄影机对准二人的脸。

 不由陈一鸣推脱,访谈的格局顷刻间已是万事俱备。

 陈一鸣导演习性作祟,一对上眼就开始“测量”于大主持的长相。

 这是一张十分标准的鹅蛋脸,巧妙地兜住了稍大的嘴巴和稍宽的下巴,让它的主人迥异于当下娱乐圈流行的锥子脸风格。

 难怪一毕业就能进六公主,确实是老一代电视制作人喜欢的那款“宝姐姐脸”。

 最具特色的是她的一双眼睛,微笑时是弦月,雍容大气,大笑时是新月,被两道卧蚕挤成一条缝,看上去格外可爱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