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123章 坏行情 挑大梁

 大壮被陈一鸣的一席话语说得热血沸腾,恨不能立马起身杀向中关村,拿距离最近的浪潮微博练一练手。

 不过他到底是当了好几年董事长的,互联网他是不太懂,但基本的商业逻辑不会变,这世上只要是忽悠别人花钱,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吃中饭的时候,大壮就一直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两人回到病房一坐下,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发问。

 “柱爷,我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三方合作有些理想化,好几个地方都卡着,我想来想去都想不出解决办法。

 先说订票平台这边,假定他们有扩张意愿,我老子在魔影的关系也能使上力,最快速度让他们接入魔影两条院线的十几家影院,票数也还是远远不够。

 首日5000万预订票房,起码150万个座位,按照8厅影院1500个座位、首映日当天排映4场的平均数计算,需要至少250家影院。

 年初电影局发布的信息,目前全国有2000家影院,从6月到8月,60天的时间做到1/8的订票系统覆盖率,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

 影院是重资产管理模式,更新设备和系统的进度都是按年起步。

 哪怕韩三爷是我亲叔叔、电影局张局是我干爷爷也没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而且,250家是按照上座率100%计算的理论最大值。

 我粗略估计,想要做到单日预订5000万票房,需要订票系统在2个月的时间里,覆盖全国8大票仓城市在市区的全部影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陈一鸣看着扳着手指一脸认真的大壮,不由得慨叹,瞧瞧十年前尚未被互联网营销荼毒的电影圈,多么的纯朴,多么的可爱。

 他摆摆手打断了马云腾的数字吟唱,“事情不是你这么办的,牛皮也不是你这么吹的,都像你这么实打实地算,哪家互联网公司还能骗到投资?

 伱这不是砸锅坏行情吗?”

 马云腾一脑门问号,票房啊,需要真金白银一张一张电影票加上去的,不这么算还能怎么算?

 陈一鸣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地揭开了整桩操作的面纱。

 “首先,5000万首日预订,不是让你一步到位的,而是有试映场铺垫的。

 假定我们还是按照《魔都假日》的操作方式,提前一周试映,八个城市每天二到三场,九块九的抢先价,戛纳影展大热电影同步尝鲜,你觉得能不能让观众撑爆电影院?”

 大壮毫不犹豫地点头,打折、戛纳两个Buff叠加,之前又有过良好的合作案例,这要是还做不到,他和唐肖牛都不用再干这一行了。

 陈一鸣接着说道,“很好,现在我们把试映场稍微扩大一下规模,比如说从八城放大到十六或二十城,你觉得有困难吗?”

 大壮稍一思索,坚定地摇了摇头。

 他半年里的三轮全国巡飞不是白跑的,除了西北西南等少数省份,基本上全国主要的省会城市和大城市他都没放过,以《魔都假日》的成绩和之前拜访的铺垫,把试映谈下来问题不大。

 于是陈一鸣继续,“ok,既然没问题,那咱们就把国内试映和戛纳放映嵌套着来搞。

 戛纳首映的

 不用担心,这个映期我在喝断片之前,跟二大爷提过,他说包在他身上。”

 马云腾欲言又止地看向陈一鸣,后者直接道破了他的心思,“我知道与戛纳深度绑定显得有些过分自信,万一出了意外会很尴尬,但是我们这一次别无选择。

 这部电影的来龙去脉你很清楚,原本的初衷就是主外辅内,海外拿奖搏名声才是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国内也要争取高票房,我们只能把能打的牌都给打出去。

 别说以《1951》的品质,我本来就有一定的把握拿奖,就算运气不好没能撸到奖,炒也要把它炒成戛纳的华国之光。

 别忘了戛纳可是申大姐的主场,约几个洋鬼子影评人吹牛逼而已,那都不是事儿。

 总之,不管能不能拿到奖,我们都要以拿奖为前提来做整体策划,因为我们没有退路。

 上头给《1951》划的底线是托住暑期档大盘,照我的估计,只是超3亿远远不够,至少要破5亿才有希望。

 因为去年暑期档的8月份,有两部破3亿的大片,而今年只有一部《1951》挑大梁。”

 马云腾收起了那一丝担忧,但狐疑的神色依旧,“一鸣,试映我都明白,可是你还是没说首日5000万预售怎么达成。”

 陈一鸣掰开手指朝他比划了一下,“既然你更相信算的,那我就给你算一算。

 前期试映顺利的话,按照5天15城每城5场的平均数,上座率70%,大概是4万种子用户。

 事实上我这是最保守的算法,实际人数很可能超过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