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161章 事找人 散伙饭

 对于李洛这桩恶心事,当天晚上大壮给陈一鸣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话。

 “交给我了,烦不到你。”

 然后

 经理回答,没必要路演,因为片子已经下映了。

 陈一鸣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他以为只是降排片小惩大诫一下,或者撑死了魔影旗下的两家院线把李洛的电影下线。

 似乎这家影院属于山城本地院线吧,大壮的势力都这么大了吗?

 他赶紧在心里预先准备了一套说辞,用来应对媒体或“路人”可能的质疑。

 结果他这蓄势待发的一拳到天黑也没能打出去,一整天风平浪静,根本没人提到过李洛或《九月开》半个字。

 回到酒店,还没等他给大壮打电话问情况,先接到了马二爷的电话。

 “一鸣,那个李洛和他的电影,已经全面下映,憋在胸口的那口气出来了吧?”

 陈一鸣愣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他应该喜闻乐见,内心却有那么一丝丝兔死狐悲。

 不择手段也好,处心积虑也罢,李洛的所作所为,终归还是为了排片和票房,而这本就是每一个导演的本分。

 当导演的,谁不想自己的电影被更多人看到呢?

 可是他折腾的样再多,圈子顶层的大人物一声令下,甚至不过一个暗示,就能把他按翻在地。看情形,几年里都没有继续蹦跶的机会了。

 迟迟没有听到陈一鸣的回话,马二爷似乎能够理解陈一鸣的心思,补充道。

 “你没必要想太多,这件事我只是顺水推舟,真正卖力气的是韩老三。

 《1951》的成绩出人意料,《建国大业》压力山大,没人相信那个明星大拼盘能延续《1951》的票房奇迹,所以韩三现在正是最敏感的时候。

 他这是杀鸡儆猴,警告国庆档同期的几只小鱼小虾不要有样学样呢。

 何况华国所有的院线这一次都站在你这一边,他们更怕类似状况重复发生,这次有伱个儿高顶在头里,下次片方如果直接当众跪院线,他们的小体格子可扛不住。”

 陈一鸣平复了一下心情,更换感激插件之后开口说道,“给马叔添麻烦了,其实这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那种浑人,当个屁放掉也就是了。”

 马二爷的语气却一下子严肃不少,“一鸣,这个圈子里,不存在任何的微不足道,你自己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暗地里无数人拿小本本帮你记着呢。

 我这么说,不是让你夹起尾巴谨小慎微地活着,而是希望你明白,位置到了,你不找事事找你,躲不开的。

 你不可能一直缩在魔影下面,再说你长得太快,区区魔影也遮掩不住。

 既然迟早要跟整个圈子打交道,那就趁早对外划出自己的底线。

 线上面的,有事好商量你好我也好,线下面的,井水不犯河水一拳必有一脚。

 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恶意碰瓷的直接一巴掌抽到圈子外头去,再有癞皮狗就得好好掂量掂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嘛。

 我让小腾牢记的一句话,现在也送给你。

 做事要有棱角,做人要有底线。”

 挂掉电话,陈一鸣反复咀嚼马二爷的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如果不是出了李洛这桩事,他可能依旧处于得过且过的心态,想着忙完了《1951》就休一个长假,休爽了就再折腾一部电影玩玩儿。

 以后就这样拍拍玩玩儿,多赚来的大半辈子也就轻松愉快地过去了。

 毕竟,金棕榈大奖刷过了,票房纪录也破过了,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如今李洛的恶意碰瓷和马二爷的当头棒喝,告诉他一个冰冷的事实,但凡他还在这个圈子混,就不要奢望能享受岁月静好。

 娱乐圈就是一个大瓜田,他就是瓜田里的猹,吃瓜群众在吃瓜之余,也不介意观赏一下刺猹。

 很多时候,人的心态转变,就是一瞬间的事。

 念头通达,行止自然从容。

 随后的路演,陈一鸣再面对争议问题,词锋立马锐利了许多。

 社会热点背后,终归少不了各种争议,没了李洛,自会有张洛、王洛。

 进入9月下旬,随着《1951》的上映进入收尾阶段,《建国大业》的试映渐次铺开,主旋律这个词热度开始飙升,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特别是军队等单位的有组织观影被注意到并广为扩散之后,《1951》更是被顶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西京路演时,就有一位记者举着一张军装战士坐满放映厅的报纸提问,“陈导,为了帮助《1951》票房破10亿,军方大规模出手包场,对于此种现象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