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195章 画图 唐城

 外景地确定之后,陈一鸣让齐郁崔放带着全程拍摄的资料回魔都与制片人大壮对接,他自己则在西京离队,前往陕师大唐史研究所跟林萧汇合。

 林大神已经在这里画了半个多月的图了,他的任务,就是根据陈一鸣的分镜稿,对电影进行细致入微的场景和人物设计。

 大方向上要符合陈一鸣对《木兰》的风格设定,小细节则需要听从唐史专家的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尽量美观好看。

 这种既要且要还要的操作,林萧要挠掉多少头发可想可知。

 到陈一鸣赶到时,林萧已经基本完成了木兰的7套戏服,包括小木兰的男装,大木兰的女装、士卒装、骑将装,长安城男装便服、男装礼仪甲胄,以及最后决战时的主将甲胄。

 唐朝的服饰,因为有很多帛画、壁画和陶俑流传下来,在专家的指点下,还原出来并不困难。

 争论比较多的,是这7套服饰上的各种零碎。

 比如大木兰的女装,应该搭配什么样的颜色、纹样、发型、头饰,既要符合初唐时期的平民礼制,又能凸显郁南的女性魅力。

 从军之后,府军士卒应该随身携带哪些装备,行军作战时如何固定,跟随小队的车驾样式如何,装载的补给都是哪些。

 男装便服腰上的物件,礼仪甲胄的各种配饰,主将甲胄的华丽装饰,因为涉及礼仪,因此还原起来非常麻烦。

 武则天有两套戏服,一套朝会时的大礼服,一套私下里见面时的男装朝服,前者要华丽到极致,后者则走低调奢华的路线,设计起来同样不轻松。

 长安城的戏份,涉及到众多群演的服饰,从普通平民到文武百官无所不包,特别是市井酒楼的几场戏,三教九流种类繁杂,设计难度非常大。

 唐军和唐人还算好的,毕竟有很多图像实物等资料流传下来,草原上突厥、回纥等西北异族的服饰,林萧与唐史专家的意见颇多分歧,美与真很难兼顾。

 游牧部落披甲率虽低,但中上层将领肯定不是布衣上阵,可汗阿史那贺鲁的铠甲也不能太掉逼格,设计起来也需要上很多心思。

 更别提陈一鸣还给林萧提要求,希望通过服饰来体现大唐与西突厥之间多民族混居的态势,虽然不至于让每个部落都独具特色,但是突厥、回纥两大势力必须要有明显区分。

 从人物再放大到场景,问题就更多了。

 需要野外搭景的,包括木兰驻扎的边军营垒,草原战役的双方营帐,以及大决战的野战阵地。

 重头戏唐城,则涉及到北方坞堡、木兰家宅院、长安城门楼、坊市长街、市井酒肆、大朝会广场与正殿、木兰与武则天见面的偏殿等多个内景建筑。

 每一个都需要画出多角度的图样,由唐史专家校正,再由专门的古建筑设计师出具施工图,然后才能进行修建。

 如果大壮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出现波折,规划、征地、进场等任一环节出现拖延,或者设计层面发生反复,项目进度都会受到影响。

 这么多的步骤和环节,陈一鸣根本不指望能够一帆风顺,他内心已经有了春节之前都不能正式开机的心理预期。

 陈一鸣在陕师大一直停留到7月底,与林萧的美术团队一起完成了超过800张图纸,进一步细化了分镜稿,并据此对剧本和制片表进行了最终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