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197章 对答 助手

 陈一鸣继续追问,“什么样的信念?”

 安西西不假思索地回答,“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都不后悔。”

 陈一鸣杠精似的又问,“什么样的选择?”

 安西西愣了一下,随后毫不迟疑地回答,“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你觉得木兰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女人,还是军人?”

 “开始是女人,后来是军人。”

 “不能是女军人吗?”

 “不能吧,华国古代怎么可能允许女军人存在呢?”

 “按照你的逻辑,木兰似乎并不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呐,因为这个身份妨碍到她建功立业了不是吗?暴露了身份之后,虽然不至于被处死,但是离开军队是免不了的。”

 “所以电影该在这里结束了啊。”

 “你刚才提到了直觉,所以伱认为木兰选择从军是一个从感性出发的冲动行为,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是这样吗?”

 “是的,木兰刚开始肯定意识不到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如果真的深思熟虑,那么从军这个举动根本不可能做出。

 木兰一步步被局势逼迫着走到后来的高度,这些原本是在她想象范围之外的,在这个过程中,她收获了心性的成长,最终决定抛开功名利禄回归家庭。

 跟着感觉走,这是木兰以女儿身在男性世界的军营里坚持下来并有所成就的主要原因,这个事情不能多想,因为想的越多做的越少。”

 陈一鸣本来是有些心不在焉的,向妹子提问也只是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

 然而安西西的最后那句话却让陈一鸣心头一震,想的越多,做的越少,这句话真的是越琢磨越有味道。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他编写剧本时的一个思考盲区。

 他一直希望给木兰设计一个超出孝道的锚点,情理上能够说服观众,逻辑上可以串联剧情。

 然而他从来不曾想过,木兰做出那个离家从军的决定,也可以是出于单纯的冲动性直觉。

 之前郁南试镜的时候,也提过一嘴,木兰是一个找寻理想的孩子,从军是一个改变命运轨迹的机会,于是她听从了内心真正声音的指引。

 不过郁南跟陈一鸣类似,更相信理性的力量,在建构角色时依旧遵循着动机-行动的决策链条。

 而安西西的设想则是一步到位,跳过理性思考让木兰用实际行动直接做决定。

 这也提醒了陈一鸣,虽然电影需要逻辑,但是并不排斥偶然。

 只要符合人物性格,不过脑子的冲动之举不仅不是bug,而且说不定更具戏剧性。

 想不到安妹子

 陈一鸣长久的怔楞和沉默,让房间里其他三个男人都有些诧异,刚才还一问一答聊得热烈,怎么就突然卡壳了?

 好一会儿之后,陈一鸣才意识到自己被一屋子的人紧盯着,他朝着安妹子笑了笑说道,“安小姐,你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欠你一个人情。

 抛开演技不谈,安小姐对木兰的人物剖析十分深刻,我对此深表赞赏。

 遗憾的是,剧本里的木兰,形象和气质要更加成熟一些,安小姐的年龄太小了。”

 这番话直接把金晨飞的笑容冻结在脸上,毕竟这是陈一鸣作为导演的正式回应,等于是彻底关闭了双方合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