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201章 三幕结构 开放结尾

 这次魔改是给祥瑞捉刀,因此只需要搭出框架,其他的细节完全可以扔给祥瑞去填充。

 于是陈一鸣按照以往的习惯,摊开一大张白纸,在上面画出一根90分钟的长轴。

 还是经典的三幕式结构。

 前15到20分钟是开头,交待主角,触发事件a铺垫性格,引出意难平的事件b和关键道具情书,然后再编一个合适的理由,把视角由当下踹到过去。

 接下来45到55分钟,是事件b的发展,同时也是青春片的怀旧部分,直至事件b完结。

 最后15到20分钟,主角回归现实,反转并与自己达成和解,电影结局。

 首先要确定,选谁做主角。

 小日子的《情书》选择的是女主视角。

 中山美惠大美女一人分饰两角,在男女主同名梗之上,又设计了一层前后女主撞脸梗的俗套。

 实话实说,也就是这部电影比较古早,但凡往后推个10年,这个套路肯定要被长了见识的观众喷不真诚。

 而且这个设定严重给男主角招黑,成年女主角的一腔深情尽数喂给了替身恋爱的渣男,好好的纯爱莫名多了一丝三角恋的恶俗味道。

 因此,魔改版的华国《情书》,还是选择男主视角更为合适。

 倒不是因为《木兰》而刻意避让女性题材,陈一鸣的考虑在于,华国的年轻人,更习惯情窦初开少年与儿时白月光的设定。

 陈一鸣没有做过详细的统计,印象里华国的青春片,绝大多数都从男主视角来展开叙事,女主视角的少之又少。

 同时基于国内校园的常态,剧情发挥空间更大的必定是男生,厕所抽个烟啦,操场约个架啦,诸如此类的较为出格的行为,都相对容易安排。

 同样的行为换成女生,陈一鸣自己都觉得瞎编乱造。

 原版《情书》的回忆部分设定为国中,因此男女主角都要安排一个学生版演员,魔改版《情书》直接从高中开始,这样就可以一套阵容从头演到尾。

 男主的性格嘛,可以初步设定为木讷和善的老好人,外表却是人高马大长相粗犷,突出一个反差萌。

 强调身高还有一层寓意,就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独享最后一排紧靠教室后门的“差生”专座,再额外营造一层学习不好的刻板印象。

 回忆部分的主线,就是学渣癞蛤蟆肖想学神白天鹅。

 这个男女主设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在青春片尚未烂大街的当下,还是颇具新鲜感的,要知道主流的女频站里,写文的大大们还在耍天才基本法呢。

 有道是小时学渣大时学霸,玩儿反差就要贯彻到底。

 电影开头男主角出场时,是一派专业精英范儿,暂且定为主业同传兼职翻译,比较冷门方便装逼。

 接下来就是铺垫性格的事件a,引出剧情线索情书,以及带出后续的记忆回溯。

 陈一鸣基本照搬了原版《情书》的寄信设定,在白纸上画了一大团关系线之后,他决定拉出一个男配一个女配,由男配的婚讯引出关键道具情书。

 男配的结婚仪式上,男主作为伴郎团的一员跑前跑后,被伴娘们支使得团团转。

 到了接亲环节,又不得不接受伴娘团的百般刁难。

 节目之一,是给初恋对象写一封绝交信,然后封口敲章贴上邮票,寄回到当初相识的地点。

 显然这只是一个仪式性的搞笑之举,新郎官与众伴郎包括男主都乖乖写了信,男配的怨种妹妹女配跳出来,兴高采烈地把一摞信都给寄了出去。

 令人意外的是,两个星期之后,男主居然接到了回信。

 原版《情书》在这里带了些搞笑的悬疑,因此用的是打印信件,陈一鸣不打算节外生枝,直接安排女主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