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210章 定妆造 制片组

 摄影机复位,人造光源复位,雾气再开,

 这一次陈一鸣又发现一个瑕疵,遥控移动的人造光源速度有点快,时间对不上。

 陈一鸣把路平叫过来,让他试验一下,能不能让人造光源的移动由人工改自动。

 今天自然是赶不及了,暂时依旧由灯光助理人工遥控。

 这个镜头张子风的表演难度很小,保持住情绪从树后探头出来即可。

 相对而言,技术层面的难度则相对更为突出一些。

 像刚才陶奕西的那个镜头,几次拍摄呈现在监视器上的效果都比较接近,哪一个更好需要通过后期调色环节才能决出胜负。

 而张子风的这个镜头,有几套参数在监视器上就体现出明显的瑕疵,属于没必要浪费后期工时的潜在废片。

 崔放也加入进去,两个摄影师与王礼荥,后来再加上林萧,4个人围着摄影机不断地试验。

 密不透风的帷幕内,高热量的灯具让温度不断上升,爬上爬下的灯光助手大汗淋漓全身汗湿。

 陈一鸣也不得不call来毛卫平,给张子风现场补妆。

 这一镜一共拍了15次,有后期调色价值的样片8套,等陈一鸣喊停已经快11点了。

 本来的计划是中午前试拍陶奕西的

 其实10点过后外景自然光就不太理想了,太阳角度太高,头顶帷幕的遮蔽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回到驻地,王威把样片传输给魔影厂,其他人解散,陈一鸣则根据上午的拍摄经验,调整

 隔天重新开工,依旧从小陶开始。

 她的

 这次她走了7遍,完成样片4套。

 接着再拍张子风的

 镜头下张子风的小脸唇红齿白,发髻规规矩矩罩着幞头,俨然一个家教严谨的小公子。

 这套妆造其实更契合张子风本人的气质,比起

 但是从陈一鸣心底,这套妆造失之于规矩,小木兰与小武的反差感不够突出。

 接下来换回陶奕西,这次是一套奔放艳丽的大红色裙装,发型是成年女性的高髻。

 这是王威的想法,设想中试图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虽然陈一鸣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依然尊重民主的投票结果,觉得试一试无妨。

 事实上陈一鸣的预判没有错,雾气中出现的红衣少女确实惊艳,但是当镜头放大至半身特写时,陶奕西的小脸明显撑不住这个颜色。

 正如毛卫平所说,没有永远的戏骨,只有合适的演员,陶奕西虽然是小戏骨中的佼佼者,然而年龄和身量摆在那里,驾驭大红色终究还是有些勉强。

 按照原计划四套参数拍完,再换张子风。

 这一次是传统的农家少年装扮,深褐色麻布衣服,浅褐色木簪,装扮干净利落,突出一个返璞归真。

 这是陈一鸣最初的角色设计,但从实际效果看,陈一鸣也走眼了,张子风不适合这种普男风。

 同一个场景连拍两天,陈一鸣对这场戏有了更多的感悟与延伸。

 最初的剧本中,这场戏主要的作用是交待背景和前情,同时让小木兰与小武建立羁绊。

 所以说,这场戏其实承载着两个互不相干的任务。

 刚开始陈一鸣更加重视前者,无论是剧本还是分镜稿,都安排了不少借对话交待前情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