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243章 只是放飞不是登月

 第243章 只是放飞不是登月

 时近中午,三人离开剪辑室,来到魔影厂的食堂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之后,返回剪辑室正式开肝。

 现在开始,就是慢工出细活了。

 开场第一幕,陈一鸣吩咐王素秋剪掉了男主角作为同传翻译的出场戏,直接跳到男二号的婚礼开始。

 祥瑞果然又跳了起来,“停停停,辣么长一段男主角的背景交代,怎么可以直接剪掉呢,这么突兀,后面会出bug的嘛。”

 陈一鸣直接顶了回去,“我问你,电影的主题,是现在的男主角,还是过去的男主角?”

 祥瑞回答,“男主角就是男主角,为什么要分过去和现在?”

 陈一鸣无语,过于沉浸的导演跟体验派的演员差不多一个毛病,拍完戏迟迟走不出来。

 但是剪辑的时候,再停留在导演的视角就不职业了,你该转换到观众的角度审视素材了。

 陈一鸣示意王素秋继续操作,自己则对祥瑞道,“《情书》的主题,是学生时代的爱情,电影里除此以外的部分,都可以视为铺垫,多点少点无所谓。

 男主角的职业并不重要,你应该早点把自己的情绪从外语试卷上挪开。”

 此时的显示器上,王素秋已经把婚礼场景调出来,陈一鸣指着屏幕对祥瑞说。

 “开场我们可以采用具有颗粒感的白光遮罩,给观众做出暗示,这是一部关于回忆的电影。

 淡入之后,用画外音直接切入婚礼现场,通过伴郎对话揭示男主角的身份和职业,同时交待人物关系,简洁明了,哪里不好了?”

 王素秋很有画面感,陈一鸣这边嘴上说着,他那边手上已经调出了相关的素材,几个流畅的切换,完美契合陈一鸣的描述。

 接下来伴娘团刁难伴郎团给前一个女朋友写告别信,男主角写下了这封迟写了十年的情书。

 “伱好吗?我很好!”

 女二号搞怪地把信寄出,《情书》的故事正式开始。

 男主接到了意料之外的回信,于是找到男二商量后续。

 这里祥瑞对剧本做了改动,把男主角的独角戏改为男一男二的对手戏。

 原版《情书》中,探寻真相的过程是女主求助蓝颜共同完成的,祥瑞的改编其实是出于同样的逻辑,独角戏对演技要求太高,对手戏更利好剧组里的众多萌新。

 陈一鸣仔细思索之后,也比较认可这一改编。

 男一男二在学生时代是情敌身份,因为女主的存在意外建立了友谊,十年过后更是混成了损友。

 十年后,一直独身的男一突然再一次与曾经共同的初恋建立了联系,此时能够商量的对象,自然是已经结婚的男二。

 这个人物关系既有戏剧张力,又不会因为过于狗血而导致观众反感,确实是一个因势利导的改编。

 接下来,男主和男二确定了回信人的身份,男二鼓励男主继续通信,打着男主追求者的身份打听男主学生时代的事迹,借此试探女主的心意。

 这两个段落就是单纯的走剧情,祥瑞拍得很扎实,男主和男二各自的性格也体现得十分到位。

 男一号刘东君经受过《1951》的磨砺,本身个子也高,男二号叶祖鑫那张娃娃脸扮演一个憨批毫无违和,两人站在一起,还真的挺有二十七八岁的社会人味道。

 王素秋剪得行云流水,陈一鸣稍作调整之后,这部分就告一段落。

 与损友见面之后,男一回到家第二次写信,随着信纸上笔尖移动的特写,电影就此进入回忆的部分。

 在陈一鸣看来,回忆篇祥瑞拍得很不错,特别是男女主视角的对比,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

 男主视角下的校园,从镜头到打光,简直是梦幻感拉满,反正柔光滤镜肯定是没少加。

 男主回忆里的安西西,周身都萦绕着暖色调的光晕,特别是男主初次看向女主的那一刻,侧后方的逆光光线,清晰地勾勒出安西西的侧面轮廓。

 她伏在课桌上,左手横压着试卷,右手倒拿着笔在试卷上点点点,眉头可爱地皱起。

 鬓边的碎发滑落下来,她抬起右手夹着笔,优雅地把头发别在耳后。

 似乎是注意到某人的注视,她扭过头来,男主惊慌失措地埋下头去。

 这一幕无关年代,几乎是每一个男生共通的青春期往事,被祥瑞用简简单单的三个镜头,刻画得淋漓尽致。

 试卷的段落,被王一鸣大刀阔斧地删减,只保留了最精华的部分,陈一鸣甚至觉得单是安西西的那一帧逆光侧颜,就已经值回票价。

 转场之后,同一个教室,变回了现实主义的灰蓝色调,教师打扮的安西西下了课走出教室。

 一段长镜头,通过与路过学生和老师的寒暄,带出安西西的角色背景,直到她坐在办公桌前,校工送来了男主的信件。

 女主视角下,这封信源于一次阴差阳错,男主的某位追求者无意间得知了男主当年的中学,于是寄出了一封没有期望得到回复的情书。

 然而跟男主同名的女主恰好回到母校任教,意外收到了这封信,虽然她去信说明了原因,没想到的是那位追求者居然再次来信,借此机会跟她聊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