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253章 云收雨歇 黄沙漫天

 第253章 云收雨歇 黄沙漫天

 摄影机后面传来如释重负地一声“咔”,这一条算是告一段落。

 王威条件反射地一手放下导筒,一手拿起对讲机打算请示陈一鸣。

 然后他这才意识过来,今天自己才是执行导演。

 他闭目仰头看着房梁,显然是在内心回味着刚才那场戏。

 此时陈一鸣早就在监视器前拉过片,但是他没有主动给出任何意见。

 说放权,就索性放个彻底。

 良久,王威低头睁眼,走向正在房间角落休息的汪古二人。

 他先是跟古越河交待了两句,大夸小找茬,挑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随后。他又走向汪劲松,低声说道,“汪老师,刚才古老师收尾的地方,互动少了点味道,能不能请您带一带。”

 当导演的,导戏的时候多少都带着点个人风格。

 有的擅于构图,有的长于调度,有的精通调教表演,有的通晓组织统筹。

 王威相对来说偏向于后者,由于是拍摄电视剧的野路子出身,剧组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这类导演比较依赖成熟的班底和业务能力强的主创,上限也许不高,但下限绝对够稳。

 刚才王威的处理,就体现出他的风格。

 古越河最后两段台词,演得不可谓不好,但跟搭戏的汪劲松相比,显然还是嫩了一点。

 一方面老古过去一直都是主担,就算是做配也基本上是上马下配,换句话说很少“捧着人”演戏。

 然而刚才这场戏,他扮演的是副将萧嗣业,恰恰就需要他“捧着”主帅汪劲松来演。

 如果是陈一鸣导戏,肯定是对着老古一通输出,然后一直拍直到古越河合格为止。

 现在换了王威导戏,却是选择跳过古越河直接找到老戏骨汪劲松,请后者“矮个肩膀”让一让。

 两种选择算是就高不就低与就低不就高的差别,都能解决问题,谈不上好坏。

 因为两人都是配角。

 不过王威的法子,相对而言确实效率更高。

 片刻之后重新拍第二条,古越河拍到最后两段台词时,按照王威的要求稍稍收敛了一点个人动作。

 而汪劲松也改变了之前肃立不动的演法,只是几个表情和手势,就轻松带走了古越河的节奏。

 陈一鸣觉得这种处理之下,汪古二人在原本的主副关系之外,多少有了一点师徒论道的意味。

 片中萧嗣业跟木兰具有明确的提携关系,不过对于苏定方与前两者之间,则并未深入挖掘。

 如今拍出三层师徒的暗示出来,并没有突破原来的剧情框架,陈一鸣也就没有发表意见。

 又拍了一条,王威略带迟疑地喊出了那声“过!”

 顶头上司陈监制没有发话,王威信心倍增。

 他这下子才算是彻底放开,在片场内跑前跑后,恢复了之前“无事忙”的第一副导气象。

 接下来代替木兰统领唐军斥候部队的聂元登场,汇报最新的侦查情报。

 三人结合着舆图和沙盘的特写镜头,选定了决战战场,并向观众交待了唐军在最终决战中的战役布置。

 唐军将主动出击,与越过哈密继续东进的贺鲁大军相向而行,在鹰莎川一带摆开阵势。

 骑队、步军沿疏勒河谷南北分置,萧嗣业统领四千步军据守南侧山头,顶住贺鲁大军的第一波攻势。

 苏定方则率领骑兵在北山驻扎,以分贺鲁兵势。

 待贺鲁军步队久攻不下丧失进攻动能之后,唐骑一举扑下,绕背攻击贺鲁军主力。

 一旦唐军步营腾出手来,即可与唐军骑队一起夹攻贺鲁中军,将其驱赶至鹰莎川河岸,围而歼之。

 汪劲松大手按在舆图上那条河流的大拐弯处,沉声说道,“近日连降大雨,鹰莎川水位大涨,此天助我也。

 扫除我朝西北边患,在此一战!”

 说起来,敦煌的这场久违的大雨还真是恰到好处,省了陈一鸣安排洒水车“人工降雨”的麻烦。

 淅淅沥沥的雨声之中,打狗入河杈的计策就此确定,应时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