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加辣 作品

第207章 鲨鱼平台国际版

 第207章 鲨鱼平台国际版

 曾几何时。

 陆一鸣也是资深小说用户。

 按照黑科技向小说的走向。

 应该是有人要跳出来抢主角的技术。

 又或者会因为技术太过高端,导致主角不得不放弃技术保平安。

 两人当晚就被送回来了。

 接到两人的电话得知真的只是问了一些问题后。

 陆一鸣在挂断电话后自嘲的说道:“还是想太多了啊!”

 次日。

 专利通过了。

 正常来说这个流程是要走上个半年都不奇怪。

 能这么快通过。

 主要是多行业迫切的需要用上这个专利。

 如果不是恰逢过年。

 联系到曹思韵得知公司已经放假后。

 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已经到盘古公司门口排队了。

 不过合作意向书倒是发到了曹思韵的邮箱。

 曹思韵在看过内容后是咋舌不已。

 随即是发给了陆一鸣。

 “一共是七份合作意向书!条件都差不太多!陆总你看?”

 有一说一。

 这七份曹思韵感觉闭着眼睛签哪一份都行。

 当前能送来合作意向书。

 意味着都是在专利局备过案的。

 合作不会有任何问题。

 无非是看哪家出的条件更高而已。

 此时。

 陆一鸣目光看向电脑上曹思韵发来的几份合约。

 也是认为和哪家合作好像都差不多。

 当即是说道:“我记得烛龙公司是和专利局签订过合作协议的吧?既然这么多公司都非常重视这个专利,交给谁的问题就让专利局的人去死脑细胞吧!”

 当前陆一鸣的摊子已经足够大了。

 再让他分心去又弄个公司。

 也是在给曹思韵徒增增担子。

 也是想到曹思韵当前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陆一鸣说完这话后继续说道:“对了!年后你的工作核心,就将我名下公司资源重整一下,然后注册一下集团公司,等集团公司成立后,到时由你出任集团的ceo吧!”

 是时候成立个集团了。

 曹思韵当前职位只是他的秘书。

 实际上的工作内容已经在秘书这个身份上超纲了。

 虽然公司内部不会说什么。

 但是外人对于一个秘书有这么大的权利。

 还是会说一些闲话的。

 闻声曹思韵心中一喜。

 可以说她等陆一鸣说这句话已经等了很久了。

 曹秘书那有曹总听着悦耳。

 当即说道:“好的董事长!我马上着手安排!”

 听出她语气中的喜悦。

 陆一鸣笑着挂断了电话。

 事情在陆一鸣看来是到此为止。

 准备安心陪着家人过年。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

 原本以为交给专利局做主就能省很多事。

 但实际情况反而是复杂化了。

 智能全气动轴承专利能涉及到的行业是非常之广。

 这项技术可以说是比老美在用的那个气动轴承专利的数据还要强上个百分之三十左右。

 陆一鸣能有大局观是好事。

 但是也不能让他寒心。

 经过一晚上三次研讨会后。

 是决定按照烛龙的方式,由他们牵头相关产业的公司和陆一鸣达成合作,创建一家以专利为核心的合资公司。

 二十二号这天。

 数家相关产业企业的代表抵达了星城。

 联合星城本地相关部门与专利局的人。

 来到了陆一鸣的公司。

 收到通知的曹思韵在向陆一鸣汇报后,带着刘震云和徐启宇参加这次会谈。

 陆一鸣并没给出指导意见。

 让曹思韵看着办。

 这次商谈持续了一个星期。

 直到初五终于达成了共识。

 “陆总!谈好了!我们将以这个专利重新注册一家新公司,并在星城本地建厂,已经和他们签订了供货订单,预计是组建七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量在三十万套左右,建厂费用从这些订单货款中出。”

 这七条生产线。

 是按照需求量准备的。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当前国内对于轴承的需求量是每年差不多二百亿套。

 整个产业的年收入规模是达到了2278亿元。

 当然。

 这只是普通轴承。

 价格从几块几毛到十几块。

 陆一鸣这个气动轴承。

 属于是精度上能超过世面上任何一款气动轴承的数据。

 像樱花国独立生产的光刻机。

 里面所用到的气动轴承也是进口的。

 价格在网上是能从他们年报中查到。

 一个是一千刀。

 像国内一些数控机床。

 也是用到了进口的气动轴承。

 价格贵是一方面。

 主要是会限制进口限量和会区别对待额外涨价。

 比如樱花国拿货是一千刀,我们要一个是一千刀,但要十个是一千二百刀。

 这就是被卡脖子最难受的地方。

 但陆一鸣这个厂子一旦建立起来。

 卖多少钱现在还没定。

 但通过计算能得知。

 量产后一套气动轴承的成本是能压缩在八十块左右。

 一年两百多万套的产量。

 已经足够国内相关产业所需了。

 事实上这玩意即将面临着和圆珠笔笔芯一样局面。

 像圆珠笔笔芯那颗小钢珠。

 原来是确实造不出来,后来是能造出来但是不想造,最后是被网友逼着造了一批,然后造一批后产能直接过剩了。

 气动轴承也是一样。

 当前国内市场需求量其实不大。

 需要都是一些对精度有要求的设备。

 国内需求量是二百万套,国外每年只出口过来一百万套,就导致市场看起来非常稀缺。

 说到这里。

 曹思韵停顿了一下。

 随后继续说道:“关于定价问题,商议结果是阶梯式的,第一年的产量按照当前进口价格的八折,第二年开始逐年降低”

 说到这陆一鸣打断道:“进口的是要七、八千对吧?成本八十卖这个价八折也太暴利了吧!”

 听到这话。

 曹思韵的表情颇为无奈起来。

 正常来说能谈到这个价格老板不是应该高兴吗?

 此时曹思韵弱气十足的说道:“那陆总伱的意思是?”

 陆一鸣自然知道自己这行为多少有点脑瘫。

 有钱不赚王八蛋。

 但有时候吃点亏是没问题的。

 此时陆一鸣思考一会后说道:“我这个技术应该是世面上最好的对吧?”

 闻声曹思韵给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