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亩产

 在期盼丰收的时候,日子过的还是很快的,李弘文去农场看了一次父母后,就迎来了收获的日子。

 水田里的水在准备收割前几天,就开始把水排出去,让水田能够在收割的时候方便人下去。

 当有风吹过的时候,沉甸甸的稻穗会随风摆动,形成一股股的稻浪,很是壮观。

 袁平也在收获前坐火车来到了靠山屯,还是赵大山李弘文还有向前进坐牛车去火车站接的他。

 “现在我宣布,靠山顿今年的水稻收割正式开始!开镰!!!”

 在袁平与向前进两人确定可以开始收割后,赵大山带着所有村民,在地头非常兴奋的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镰仪式。

 而因为这个时候原先当地种的其他农作物都不是收割或者农忙的时节,所以附近很多村子都有好多人来到靠山屯参观起了靠山屯收割。

 可以说这半年时间里,所有周边的村子讨论最多的就是靠山屯种水稻的这个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唱衰,觉得靠山屯的村民都是脑子有问题,放着小麦这些稳定的农作物不种,去种一个以前没种过的水稻。

 尽管靠山屯的人还有那个农科院来的技术员说这个水稻能亩产四百公斤以上,但是这些人就是不相信,觉得不可能,觉得就是胡吹出来的。

 但是当水稻开始结穗后,很多人就闭嘴了,风向也开始转变成了羡慕,因为做为种了多年地的老农民,虽然水稻与小麦不同,可光看那谷穗就能知道,这产量低不了。

 所以此时知道靠山屯收割,各村都派人过来看了。

 他们都想知道,这个水稻到底能亩产多少斤。

 甚至有的外村的人,还主动下场帮靠山屯割起了水稻,为的就是多跟靠山屯的人套套话,学学知识。

 他们可都听说,靠山屯的村民现在每天都会去大队部学习种水稻的知识,是农科院的技术员亲自讲的,现在每个靠山屯的村民都是种水稻的好手。

 而且他们帮忙还有个心思,就是想尽快知道这个水稻到底亩产能达到多少。

 袁平向前进他们也确实很想尽早的知道这靠山屯的水稻产量,所以在害了一亩稻子后,就把这些稻子运到打麦场上进行了晾晒,希望能尽快进行脱粒然后尽快得到亩产数据。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能只取一个,他们一共取了三亩地,这三亩地的位置是分开的,有靠边缘地带的,有靠最中间的,反正就是尽可能的多一些不同环境不同样本。

 水稻在经过晾晒之后,就可以进行脱粒了,不过因为村里没有脱粒机,所以只能采用手工脱粒,手工脱粒就是拿着晾晒好的水稻用力击打在较硬的地面上,或者用棍棒击打稻穗,将稻粒打出来。

 当然,有袁平这个专家在,也不可能就让村里人这样生弄,提出几个打谷子用的工具后,赵大栓兄弟加班加点帮着制作出来几个,比如打斗的半斗,木刷等。

 这些工具让手工脱粒变得容易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