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筝 作品

第293章 科研指标


 第293章 科研指标

 关于一种作物的产量提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以土豆为例,在被殖民者从新大陆带到旧世界之前,土豆在新大陆土著手中的亩产量大约是在80-100斤左右,一个并不算太高的数字。

 而在旧世界,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学的进步,通过良种育种、科学种植等各种方法,土豆的亩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以小麦为例,在原世界从十二世纪到十八世纪的几百年时间里,小麦都没有多少产量上的提升。

 但在1770到1810年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欧洲小麦的亩产量就翻了一番。

 而同时期的土豆产量则是小麦的六倍,并且种植土豆所需要的水和热量只是小麦的一半,只需要四个月就能成熟,勤快一些一年能种两季。

 可想而知这个时期的土豆的产量有多么的夸张了。

 这种种植必然要对土壤本身进行掠夺式的获取资源,可以说几次下来之后,原本肥沃的土壤自然也就变成了沙地,严重一点的甚至能毁灭整个世界。

 所以在北境,珀菲科特考虑解决粮食问题的时候,土豆也成为了她的首要选择。

 “对了,另外提醒你们一点,北境的冬季非常寒冷,所以这些土豆将会在温室的室内进行种植,所以你们上化肥,采用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技术也是允许的。”珀菲科特的态度认真而又严肃:“我要的只是五百公斤的亩产量,至于其他的和我无关,无论你们是用何种技术和建筑方案,我都可以接受。

 而想要提升土豆的亩产,珀菲科特并没有限制这些科学家们使用何种方式。

 只是土豆所包含的问题也是不少的,真的把土豆当成主粮的话,就需要考虑发生原世界爱尔兰大饥荒相类似事件的可能性。

 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他们最怕的和最讨厌的,无疑就是这种为科学研究定指标的事情。

 记住,我只要土豆五百公斤的亩产量!做不到,那我就换一批能做到的人来。”

 毕竟科研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出来的结果就一定是预期目标所想要的。

 说到这里,珀菲科特注视着这些科学家脸上露出的为难神色,并没有因此而表现出宽容。

 所以化学肥料的使用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听到这话,一众科学家们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所以,当珀菲科特摆出了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态度,并且还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姿势,这些科学家们迅速的认怂了。

 “这就算是我交给皇家科学院北境分院的第一项研究任务了,在三年之内改良出一种产量可以达到亩产五百公斤的新土豆品种。”珀菲科特面对着眼前的生物学家和农业学家,对他们下达了一项研究任务:“我做过一些调查,目前帝国本土种植的土豆亩产量大约在两百公斤左右,所以你们需要让它们的亩产量翻一番。”

 事实上,在原世界的欧洲正是因为靠着土豆的惊人产量,才使得欧洲人口在工业革命之后迎来了迅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