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坐在机场的候机厅,吴炜缓缓的伸个懒腰,仿佛过了许久,其实才十几分钟而已。

 去了趟厕所,在镜子里重新审视一下这个世界的吴炜,身高大约在一米七八左右,身材匀称,面色微黄,似乎有些营养不良,不过面相英俊,下身黑色的裤子,八成新,上身是一件蓝色手工夹克衫,是为了出国新做的。很是合身。

 觉得里怀有些东西硌着自己,摸出来一看,是吴炜之前换的西德马克。数了数两千三百多德国马克。把钱分开放着。留着几十马克放在外衣兜里,留作零花用。

 拿出机票,这时候机票还是手写的,下午两点多的飞机。飞机不是直达柏林的,需要在阿尔及利亚转机,然后再直飞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

 登上飞机,这时候只有民航航班可以飞国际航线,在阿尔及利亚转机,阿尔及利亚对待国人还是很尊重的,客气有礼貌。可能跟我们援助他们有关系。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折腾,凌晨四点多,终于到了西柏林的滕珀尔霍夫机场。通过海关,取完行李,已经是早晨了六点多了。

 因为第一次来柏林,吴炜找到一个机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一下去柏林自由大学怎么走?工作人员很是热情的告诉吴炜,可以乘坐地铁去,并且把去地铁的路线和吴炜讲清楚。说了声谢谢,吴炜朝着地铁站方向走去。

 买了张地铁票到达勒姆村,花了五十芬尼(1马克等于100芬尼)。说句心里话,吴炜是重生过来的,就算是这样,现在的西德,也让吴炜有些惊叹。社会化的程度很高。地铁就像后世二三线城市一样。四通八达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二十四小时开放。这比后世我们国家要发达的多。不记得谁说过的了,西方发达国家,不是现在发达的,而是几十年前就是发达国家了。一点也不差。

 到了达勒姆村,吴炜出了地铁,跟路人一打听就知道,柏林自由大学的位置,离这个地铁站很近,过条马路就是。

 此时的西德人们穿着还是很前卫的,年轻人都是朋克风居多,在欧洲的人们已经开始最时尚追求个性,和很好的展现自己的不同的风格,所以现在欧洲的年轻人特别是西德人们受到了英法的国家的影响,到处可以看到各地民族元素的嬉皮风、朋克、喇叭裤、厚底鞋等的元素搭配在一起的穿着。

 到了自由大学,时间还早,大学还没有上班。这时候,周边的商场和店铺还没有营业。只能饿着肚皮等着上班。

 提前找到了注册大楼,就在楼底下等着上班。欣赏着大学里的风景。

 柏林自由大学是柏林大学走出的一些教授学者,在冷战时期,建设的一所大学。它是冷战的产物,并在以美国、英国及法国为首西方阵营的支持下建设成立的。也是西德最有名气的一所大学。是西方社会抗衡苏联辖区的柏林大学所特意安排建设的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