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页)

 打发走弗里希贝尔,弗朗茨德维尔问吴炜:接下来干什么?

 吴炜:调整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出手的机会。

 弗朗茨德维尔:还买股票吗?

 吴炜:行情虽说很好,但是没了赚大钱的机会。看看再说,不要盲目出手,不把握。

 弗朗茨德维尔:也是,这个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吴炜:你先去把钱存起来吧,放在手里不安全。这段时间我在合计一下,干点什么。

 接下来几天,吴炜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在卧室里思考干点什么。

 吴炜绞尽脑汁想了许久,他依稀记得后世里对演员李成儒的一段采访,李成儒是后世吴炜喜欢的一些个演员,他的经历丰富,为人耿直,加上有段炒汇的经历,以至于破产。

 这段吴炜恍惚的记得,就是因为炒汇才赔的钱,炒汇一词突然出现在吴炜的脑海里。

 可以炒汇呀,多好的一个赚钱的手段。

 炒汇最疯狂的时候是在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是我国的时间,这个时候,西方已经出现了金融期货和炒汇的炒客了。

 想到了炒汇,几个词也随之蹦出来,里根繁荣、广场协议、强制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等等,这些在后世的英语阅读理解里经常的出现。

 因为专业的英语名词,吴炜还特意百度一下,具体记不住,不过日元升值肯定的了。因为最高汇率达到了1:90。这个汇率吴炜记得最清楚,那是后世阅读理解的一道题,因为这题出现在吴炜期末考试中。

 吴炜选错了答案,差一点就挂科了。你说一个英语专科学校的学生,英语挂科那得多难看。所以吴炜记得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