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这样的操作,他就能得到普适的标准,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桥水最初的利率、股票、外汇和贵金属系统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达利欧把这些系统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决策系统。随着技术发展,达利欧通过量化分析、交易回测,不断校正系统,达利欧发现决策比预测更有用。

 很快,这套投资决策系统起了作用。

 在1987年股灾中,达利欧捕捉到了市场崩溃的信号,根据决策系统他决定做空股票。那一年,华尔街上的许多公司破产倒闭,而桥水的利润率达到22%。

 随着吴炜最后一次美元转入了瑞士银行。这次股灾吴炜获利173多亿美元,这是扣除了手续费以后的纯利润。进入了百亿俱乐部的行列。由四亿美元翻了将近六番。此时的交易账户里还剩下十亿美元左右。这是吴炜为准备抄底美股特意留下的。

 很快的美国媒体就这次股灾给出了自己总结的原因。

 第一就是前面形势太好,市场周期一到刹不住车了。

 随着1985年跟日本签了《广场协议》之后,美国的贸易逆差变顺差。经济环境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投资者的热情十分高涨,在美联储不断降息放水的刺激下,1985年第四季度到1987第第三季度结束,美股上涨了差不多一倍。

 因此估值攀升至过高水平,整体市场的市盈率攀升至 20 %以上。在上市公司未来收益预期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但股票不受影响,依然风风火火。

 但是股市这玩意是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同时又有点跟人的新陈代谢差不多,当你吃得够撑时,突然闹肚子,那肯定便是一泻千里,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