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第2页)

 从1990年开始,政府就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对经济状况的统计和报告,也没有按例制定和发布相应的“五年规划”。

 老毛子极度依赖油气出口收入来维持经济运转,油气价格下跌使国力遭受重创。能源出口收入占苏联外汇收入最高曾达到54.4%(1984年),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老毛子大幅增产,拒绝与欧佩克限产保价相配合。

 其与欧佩克争夺西欧市场,争当西方的“可靠伙伴”。

 1985年8月,美国里根政府迫使沙特增产,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老毛子陷入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

 老毛子还长时期推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导致在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少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之间,各加盟共和国和联盟中央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过分相信在民族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对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估计不足,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缺乏警惕,对其迁就妥协,一让再让,最终酿成民族危机。

 带头闹独立的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紧随其后,纷纷发表“独立宣言”和“主权宣言”。

 戈尔巴乔夫对这些独立宣言都不表态,实际上是默认。最主要的,他也无力管这些。

 社会分化的加剧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性。国家及其结构和制度极为脆弱。

 贪污之风盛行。工艺技术、工艺复杂的生产及整个科学学派的丧失使俄罗斯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俄罗斯被抛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中。

 文化水平受到影响,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