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莫斯科人长期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几乎个个面色苍白。买的房子附近的一家副食店里摆放的胡萝卜干巴巴,黑乎乎。圆白菜又黄又烂;葱头、土豆个儿既小又脏。

 商店里摆放着用整个西红柿做成的罐头,这也是老毛子的特产。莫斯科人主要靠这种罐头、葱头、酸黄瓜等度过漫长的严冬。他们的主食有面包、黄油、奶酪和土豆。

 所以,这些高脂肪高淀粉的食物使许多老大嫂胖得像水桶,而国人冬天经常吃的新鲜扁豆、菠菜、芹菜、小黄瓜、西红柿和小油菜等鲜嫩的蔬菜对绝大多数莫斯科人而言简直就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老毛子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严重失衡,日用百货和日用工业品的货源严重不足。

 两年前政府投放社会40亿卢布,而市场上平均每个卢布仅有17戈比(1卢布=100戈比)的货物。人民手中有钱,买不到东西,怎么能不形成抢购呢?商店里人比货多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去年9月莫斯科的市场情况比前年更糟,物资更加贫乏,几乎什么都缺,排队更长。

 除了“古姆”和“促姆”等大商场之外,在列宁山附近的一块约2万平方米空地上,用木板修建起来一家“雅尔马克”星期天自由市场,店内的多数摊位是国营的,少数是个体户。

 有趣的是,顾客要排队等候进入商店,服务员把守大门,出来一批顾客,再放进一批。在出售皮鞋的摊位前挤满了顾客,根本看不见柜台上卖什么样儿的鞋。由于美元与卢布的黑市比价进一步跌落(1990年9月,1美元=11卢布),有些商品的价格比1988年还便宜。

 一双盖皮鞋14卢布,皮靴26卢布。男鞋和男靴的价格高于30卢布的很少。所以,各种鞋子供不应求。纯棉花布裙,既可以作睡衣,也可以做室内裙,每件仅售4—5个卢布,约合50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