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第2页)

 人们会收集废酒瓶并将其出售给回收站或其他地方,获得一些零钱用于购买必需品。

 街头甚至还出现了人民排着长队抢购面包,贫苦百姓拿着家具、床单出门、乞求换取粮食的情况。

 而与之相反的却是特权阶层的特供权利和**滋生。这也是以后几个寡头诞生的根本。也是压倒联盟解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特别的权利名目繁多,种类齐全。级别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大。

 宅地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都有一处或几处别墅,而且位置极佳,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暑区都被苏联干部的别墅占据。

 特供权:各级官员都有特设的内部餐厅、商店、冷库,按照官阶大小享受相应待遇。

 特教权:凡是高级官员的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专门培养和保送制度。

 特继权:高级官员的儿女可以继续享有父辈的别墅。

 特卫权:高级官员都配有专属警卫,每年的安保支出达几千万卢布。

 特支权:苏共中央的高层官员,在苏联国家银行有特别户头,可以不受限制地提取款项。

 当政治经济浮现大量问题,食品和其它消费品严重短缺,市场上只有劣质的货品,人们必须轮流获得少量物资,通货膨胀亦令人吃不消,只有特权阶层才有机会获得好东西,引发内外大量矛盾。

 空旷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沿街讨饭的乞丐,他们目光呆滞,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只有看到食物时,他们的眼睛里才会闪烁出光芒,还有很多人在垃圾桶里翻找烂水果和面包,用来充饥。

 更有甚者,拿武器装备同邻国来换取食物和生活工具,据说只需要用两个保温杯就能换走一辆坦克,换走一架飞机只需要五十斤猪肉,还有专门的飞行员帮忙送到指定地点,曾经的“国之重器”变得格外廉价。

 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活着,没有什么比活着还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普通人缺乏食物,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们也没有幸免于难。

 而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曾分享过自己一家人出去抢食物的事情,他的妻子和儿子排了很长的队伍才买到面包,但因为他们买到的是最后一个,所以遭到了一个女人奋不顾身地抢夺。

 这个女人为了买到

面包,已经走遍了大街小巷,寻遍了各个商店,可最终还是没有买到,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极度的饥饿已经让她变得疯狂。

 食物的极度匮乏造成了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崩塌,这是苏联解体前社会上的真实状况,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绝望。(过渡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