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索罗斯:当一个政府给自己设定了限制,那么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伙计们,看你们的了。

 索罗斯举起手里的酒杯,遥空和两人碰了一下。

 索罗斯能把英镑打败,还得说一下这个时候的欧洲经济。

 英镑在工业革命200年来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原来采取金本位制,与黄金挂钩时,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战之后,美国人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结算体系等,树立起美元霸权,利用美元一遍又一遍的薅其他国家的羊毛,日子真真是惬意。

 老牌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看不过去了,历史上都是哥几个欺负人,现如今被人牵着鼻子走,本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思路,大家合计合计,决定掀桌子!

 1979年3月,在德国和法国两位老大哥的带领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ems)。

 因为是8个国家啊,货币各自不同,经济实力也不大一样,如果直接就上欧元必然会对各经济体造成经济动荡,于是先初步的建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联系。

 所以有了这一步: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

 于是产生如下规定: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必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

 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因为当时德国经济最为强大,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以德国马克为锚定货币。

 1990年10月5日,英国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宣布英镑对马克的汇率上限在3.1320马克,下限在2.7780马克,中心汇率为2.95马克,浮动大概为6%左右。

 当晚,欧共体财政部长发表声明欢迎,表示英国人走进了新时代,从此就要伟大复兴了。

 但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开始。傲慢固执的英格兰人,没想到自己想要维持英镑的地位,却没想到给自己设计的一个绊马索。成为打败自己的重要原因。

 经济层面,此时英国已处于衰退的边缘,通胀一路飙升,1989年初到1990年9月加入ems之前,cpi从5%上升到8%,高利率对于高通胀似乎无效,反而加大了经济衰退的风险。所以陷入了两难,保持高利率,经济大萧条不可避免,降息通胀又受不了,和当今强国境遇很相似有没有?

 英国政府急需降息,放水刺激经济,却又担心由此导致英镑贬值、资本外流,从而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所以他们寄希望于借助外力,于是选择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以稳定英镑汇率、治理通胀。在加入ems后,英国当即宣布降息1%。

 事实证明,英国人还是很鸡贼的,加入ems后,英国的cpi(物价通胀指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