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一口气来两个喷子?!

 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

 也是当代孔家的家主。

 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孝子,王骁读书的时候还曾经学过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呢。

 不过在这个时代,孔融最出名的应该还是一门争义这件事。

 灵帝时期,十常侍的权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名士张俭就得罪了十常侍之中的侯览,秘密下令让州郡捉拿张俭。

 当时张俭与孔融的兄长孔褒是好友,所以就去投奔孔褒了,但当时孔褒并不在家,接待张俭的是孔融。

 本来张俭见孔融年幼,孔褒又不在家就打算离开的。

 但是孔融却主动将他给留了下来,后来州郡的人员知道了这件事,但国相以下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他们隐瞒,直到后来实在是瞒不住了。

 只能暗中通知张俭逃跑,但张俭是逃走了,可是孔褒和孔融却被抓起来了。

 在审问他们的时候,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他,所有罪名应该是他承担。

 孔褒却说张俭是来投奔自己的,尽管自己并不在家,但这个罪名也应该是由自己承担才对。

 眼见二人都争相说自己有罪,无奈之下审问的官员只能找上他们的母亲,问问看她是什么意见?

 其实也就是让她做出决定,留下哪一个?

 但是他们母亲的回答,更加让这些官员头疼。

 家里的事情理当由大人负责,我是母亲,所以罪名在我。

 一家三口都在抢着承担罪名,最后这件事只能上报给朝廷,最终由朝廷作出决定,孔褒获罪,而孔融与他母亲无罪。

 孔融也因为这件事而名声大噪。

 相比之下现代更加让人所熟知的让梨,反而是几乎没人在意。

 ……

 “孔融,又来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啊!”

 此刻王骁正在前往迎接孔融的路上。

 对于这个孔融,王骁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有一点王骁很清楚。

 这家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历史上孔融就因为多次正面反对曹操,并且在私下散播一些不利于曹操的言论,比如说高祖曾言异姓不得封王,京师重地千里之内,不得封侯。

 这些每一条,每一件都是在针对曹操。

 因此曹操对孔融其实相当的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只不过是因为孔融名气太大,一时半会不能动他。

 所以就这样忍过来了,但背地里一直都在搜集孔融的黑料。

 直到最后曹操拿着一堆所谓的证据,用不孝的罪名将孔融给处死了。

 记得在这个时候,还贡献了一个典故。

 孔融在面对曹操派来处死他的使者时,曾请求留下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们年纪还太小了。

 但使者给出的回答却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因此孔融一家都被株连而死。

 不过也有这句话是孔融的两个孩子说的。

 具体真相如何这就无从知晓了。

 反正王骁是不打算,让这个典故出现的。

 “军师,你是打算直接杀了孔融吗?”

 跟着王骁一起来的是夏侯惇,本来他还在想等一下应该怎么跟荀彧解释一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