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路之遥 作品

第747章 后顾之忧


 改革,融资,城改,曹政军和盘托出设想和思路。这是一盘很大的棋,估计很早就开始谋划了,只是时机一直不成熟,迟迟不敢行动。归结到底一句话,就是为了旧城改造。

 早些年,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造城运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各地口号喊得震天响,步子一年比一年迈得大。从实际成效看,确实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就好比景阳市,以前破烂不堪,还不如南方的一个县城,在林福东的主导下,改造了旧城,开发了新城,城建水平突飞猛进,和之前相比完全是两座城。

 如此声势浩大,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容易出成绩,短时间内能看到变化,这政绩足以彪炳千史,平步青云。

 拆迁一开,黄金万两。旧城改造,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一拆一建中,所产生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绝大多数人会从中受益,无论官员商贾,还是干部群众,只要沾上边的,一夜造富不是梦想。

 旧城改造的底层逻辑,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复杂的价值转换。从上级层面讲,能创造多少劳动岗位,能消化多少内需产品,能带动多少产业繁荣,这是执政者的高位思维,作为普通老百姓才不管这些,他讲求的是能得到多少实惠。而对于具体实施者,除了漂亮的政绩外,创造的利益能满足多方需求,也是转移矛盾的有力抓手。

 曹政军一边说,乔岩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脑子高速运转,思考着背后的深层逻辑。

 单从用人方面,曹政军肯定物色过很多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乔岩,能力和胆识固然重要,关键是可靠可用。直白点说,能够有效掌控,不至于把这么大块肥肉落入旁人之手。

 他凭什么以为乔岩就一定听话?这要说到前天晚上的谈话,上来就先批评,让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上任领导遗留的弃子,现在重用还不感恩戴德,卖力效力。

 这是曹政军的角度,站到乔岩这边,又是另一种想法。分明就是个火坑,推着他往里跳。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干好了是领导的功劳,干不好一股脑都推到他身上,让他背锅。此外,将来纪委审计肯定要介入调查,稍有不慎,黑锅背定了。

 可是,他有的选择吗?

 如今,改变命运的抉择就摆在面前,冲一把还有得一拼,要是不冲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另外,乔岩嗅到了微妙变化。这个位置不就是王江勇曾经扮演的角色吗。南江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服务于景阳市的造城运动,他的上任领导已经进去了,他能平安落地,是有人在背后撑腰,谁来给乔岩撑腰?

 王江勇主持工作时就一心想搞旧城改造,还不等启动,曹政军已经到位。现在,曹政军绕开他另起炉灶搞城改,说明俩人之间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这点,乔岩心里跟明镜似的。当初丁光耀计划要搞,把成文林带了过来,背后有自己的团队来操刀实施。王江勇当然也有团队,现在曹政军来了,怎么可能用他的团队,自己的人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换做谁都一样,毕竟几十个亿,没有不眼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