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玄龄啊,若非是你,裴仁基的次子裴行俭,也没有机会进入弘文馆就学的。”

 “你就是有一点最让朕钦佩的地方,无时无刻都在为朕网罗人才,当年咱们一起打天下的时候,每逢大胜,其他人等都抢着去抢女人和金银财宝……”

 “唯独玄龄,最先想到的是敌军俘虏是否有良才和名将,至今朕的身边,仍有许多当年玄龄执意让朕留下的文臣武将……”

 “事实证明,玄龄的眼光是长远和正确的,若是当年,朕一口气把他们都杀了的话,何来今日之盛世……”

 李世民所言句句乃是肺腑之言,眼下朝中重臣中,房玄龄是最早跟随李世民的重臣之一!

 在李世民最终登基大宝的道路上,可谓是居功至伟。

 当年李世民坐拥秦王府十八学士,有一大半,都是房玄龄为其举荐的。

 “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做了自己做臣子该做的事情而已,陛下已经给了臣足够多的赏赐和荣耀,臣知足亦……”

 君臣二人,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仿佛回到了当年在秦王府的时候。

 坐在一旁旁听的李宽,内心也是唏嘘不已,父皇对待功臣的态度和处事方法,可谓是历史上最为豁达和包容的明君!

 自从登基称帝后,除了原本历史上,侯君集因为参与了李承乾的造反案,而被处刑以外,再也没有一位功臣被李世民处以刑罚。

 相比于某些登基后便大杀功臣的帝王,李世民简直不要太善良。

 而他时不时驾临百官们的府邸,与之促膝交谈,更是会让百官们受宠若惊的同时,更加用心和努力的工作。

 ……………………

 今年的除夕夜,立政殿内的氛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里美啊!

 宽儿,承乾和青雀都已经大婚,而且王妃们也都有了身孕。

 承乾自从腿疾过后,虽然消沉了一段时间,不过坚持服用李宽开具的草药后,效果甚佳,承乾的自信又重新回来了。

 过了大年夜,便进入贞观八年了。

 大年初六立春,一大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携诸皇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们,齐赴春明门外的籍田而去。

 今年的春耕礼,相比于以往,要隆重了许多,原因无他,今年播种的种子,实在是太过丰盛了,许多种子,只有李宽一人懂得种植之法。

 当然,因为带回来的种子数量有限,只能优先种植在长安城周边的土地上,一旦今年喜获丰收后,不出三年,便可种遍整个大唐南北。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亲自扶犁,天子和皇后娘娘一起扶犁,拉开了贞观八年春耕的序幕。

 陛下和皇后娘娘都这么能干了,百官们没有理由偷懒,于是乎,大家齐齐甩开膀子加油干。

 李世民亲耕几个来回后,看到百官一起劳作的场景,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籍田不过十亩地左右,不消一个半时辰便被耕了一遍,有了曲袁犁就是好啊,再加上籍田终年有人看管,土地原本就松软的很,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拉起犁来,比耕牛可要快多了!

 耕牛看着程咬金和尉迟恭等人,拉着曲袁犁健步如飞的样子,牛牛们实在是看不下去啊,一个个哞哞哞的表示强烈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