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辖制天子剑

 “娘,朝政之事,您还是不要操心了。”

 见朱标一脸严肃,竟言说不让自己插手朝政。

 马皇后很明显愣了一下。

 也是见马皇后误会,朱标连忙开口解释道:

 “不是不是,娘,儿子可不敢责怪您干预朝政。”

 “儿子的意思是,对咱大明来说,您身体好好的便是万幸!”

 见马皇后松了口气,朱标这才继续说道:

 “娘,今日我爹发怒的样子您也看见了。”

 “儿子、徐叔、汤伯,我们三个加在一起都劝不住我爹。”

 “我爹盛怒之下,也就只能听进去您的话了。”

 “所以呀,娘!”

 “只要您身体好好的,便是对大明官员,对大明百姓最大的恩赐了。”

 朱标早就想对马皇后说这些话了。

 他和老朱都是那种胆大心细,喜欢大刀阔斧,锐意直前的人。

 而马皇后却是不同。

 马皇后心细如发,能洞察微末的同时,却还要顾及老朱和他这个太子的情绪。

 这么说起来,马皇后思虑的要比他和老朱更深、更多一些。

 朱标甚至怀疑,马皇后十五年薨逝,和思虑过深脱不了干系。

 “娘,为我大明,您也应该好好保重身体。”

 “这样儿子才没有后顾之忧不是?”

 后世一句话说的很对。

 马皇后的的确确是辖制朱元璋这柄天子剑的剑鞘。

 有她在,朱标劝说老朱也更有底气。

 有马皇后在,朱标便有最后的底牌。

 只不过听朱标说完。

 马皇后虽然明白朱标的意思,略微沉吟后还是开口说道:

 “标儿,凤阳毕竟是朱家祖荫之地,你爹也对凤阳很是重视。”

 “等从凤阳回京,娘就安安心心在后宫养花养鸟,不操心别的。”

 “成吗?标儿?”

 “好!当然好了!”

 见马皇后几乎是用恳求的语气冲自己开口,朱标哪里敢说半个不字,随即重重点头,连忙答应了下来。

 况且明日马皇后便要与他一起前往凤阳。

 等到了凤阳,该知道的,马皇后依旧会知道。

 “娘,刑场之上,儿子斩杀的那七八名文官,其实并非首恶。”

 “幕后贼首不是他们,直接坑害百姓的也不是他们。”

 “他们只不过是充当中间人,克扣了一部分银两罢了。”

 “嗯?”

 “坑害百姓的,自然是凤阳一地的主官以及营造中都的官员。”

 “这些官员不给征召而来的民夫发放月例银子,逼得数百民夫集结在一起,逃入山中,过着打家劫舍的营生。”

 “而且凤阳花鼓娘您也听了,凤阳百姓民不聊生,身背花鼓,背井离乡。沿路乞讨,勉强过活。”

 和后世人不同,此时的百姓对故土都有极其深厚的眷恋。

 而且朝廷也有严令,不准百姓私到外地。

 可即便如此。

 这些百姓宁愿冒着被官府缉拿,宁愿冒着被问责砍头的风险,还要背井离乡。

 更重要的是。

 他们背井离乡并非下海发财,乃是到另一个地方乞讨过活。

 这便足以证明凤阳民生艰苦。

 百姓宁愿被杀头,也不愿留在凤阳被活活饿死。

 换句话说,哪怕是乞丐都不愿意到凤阳乞讨。

 因为大部分百姓都吃不饱饭,压根没有多余的同情心,更没有多余的粮食施舍给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