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该收网了

 “四品?”

 朱棣、徐允恭等人心中暗道一声,眼中满是诧异之色。

 他们这些个功勋子弟,如今都还只是七品、六品。

 最高的,也不过是李景隆的五品偏将。

 马虎上下嘴唇一碰。

 军衔竟比他们这些勋贵子弟还高?

 同样听到老朱竟直接授他四品将军衔。

 马虎连忙跪拜推辞道:

 “属下何德何能,安能受陛下如此拔擢。”

 “属下只求追随太子身侧,鞠躬尽瘁,不求官职、名禄。”

 此话一出。

 朱标不由精神一凛。

 上一个说不求官职、名禄的人。

 乃是镇守洪都,立下赫赫战功的朱文正。

 也是老朱大哥家的儿子,朱标也要称一声堂兄。

 当年朱文正立下大功。

 老朱曾问他想当什么官。

 朱文正朗然对道:“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

 哪怕当时朱标只有七岁。

 可听到消息,还是特意跑到军中,请求老朱赏赐朱文正。

 只不过因为朱文正那番话。

 老朱早就将他视为性子超然的杰出英才。

 也打定主意要将其好好培养。

 让朱文正成为能与常遇春、徐达并肩的军中擎天之柱。

 因此对于朱标所说的话,老朱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可老朱也是没想到,朱文正终究没能沉得住气

 没能等到封赏,更没能等到老朱将他扶到大明第一军神的宝座上。

 最后甚至差点投靠了张士诚。

 老朱无奈,只得将朱文正圈禁,最后朱文正也落了个郁郁而终的下场。

 不过洪武三年,老朱还是将其八岁的儿子封了靖江王。

 朱标很清楚。

 对于朱文正,老朱心中还是有些悔恨的。

 毕竟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

 仅从将朱文正八岁的儿子封王一事。

 便足以看出,老朱先前对朱文正寄予多少厚望。

 若朱文正真是个性子超然,宠辱不惊之人。

 恐怕现在,朱文正便是能与徐达、常遇春齐名的,稍年轻一辈的军神。

 恐怕将来的功绩,饶是蓝玉也比不过。

 失了朱文正这枚璞玉,老朱心中也是自责。

 自责他没能早早封赏朱文正,没能早早安抚朱文正的心思。

 所以自那以后。

 哪怕是对自家后辈,自己义子义侄,老朱从不吝啬封赏。

 而且不求封赏、不求名禄这话,对老朱来说犹如逆鳞一般。

 满朝文武更是无人提及。

 此时马虎却很是精准的戳中老朱的痛处。

 也是见老朱眼中闪过一抹不悦。

 朱标当即冲马虎斥道:

 “陛下恩旨,你谢恩便是!”

 “可是殿下,属下......”

 “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胆敢抗旨!”

 见朱标猛的严肃起来。

 马虎再不敢多言,连忙跪在老朱跟前谢恩。

 也是此时,朱标看向马虎,继续道:

 “如今你虽是四品将军衔,可也只有其名,没有实权。”

 “等回京之后,孤会安排你进入五军都督府,到时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属下明白,属下谨记!”

 “还有!”

 朱标以极其威严的声音,冲马虎继续说道:

 “告诉那五十几名认罪的工匠,冒领罪名,依旧是死罪。”

 “陛下仁慈,此次只要十八名罪首伏法,其余人既往不咎。”

 语罢,朱标微微摆手,示意马虎离开。

 朱棣几人见状,也匆忙拱手,退出了行宫。

 等只剩老朱、朱标二人时。

 老朱这才看向朱标问道:

 “十八名罪徒已经找到,现在你打算如何牵扯到朝中官员上。”

 朱标没有直接回答。

 反而在老朱面前坐定,为老朱杯中添上茶水后,缓缓说道:

 “爹,您这次前往凤阳,让徐叔坐镇应天,应该是存着给胡惟庸放权的心思吧。”

 见老朱不置可否。

 朱标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而后继续道:

 “一个胡惟庸,远不至于如此大费周章。”

 “纵然是为了裁撤丞相制度,这次放的线,也太长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