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坏账,暗刀

 嗡~

 听到朱标竟要裁撤丞相制。

 上一秒还有些惊惧的官员,此时无不面露诧异之色。

 甚至有几人竟不顾礼节,抬眸看向朱标。

 裁撤丞相制?

 丞相制传承千年,今日便要裁撤?

 可纵然不少人心存疑虑。

 此时!

 朱家父子正在气头上。

 斩杀谭平等十三人,以及其亲族的血腥味还未消散。

 此时哪里还有人敢触朱家父子的霉头。

 不等老朱同意。

 朱标看向詹同,正色问道:

 “詹大人,裁撤丞相制,你以为如何!”

 “这....”

 听到朱标突然问及自己。

 詹同连忙走到朱标身后,一并跪向老朱。

 “启禀陛下,臣以为,应当裁撤丞相制!”

 “陛下今日赏胡惟庸侯爵之位,然他已是丞相之尊,百官之首。”

 “对侯爵之位,自然不会在意。”

 “而此獠更是行刺陛下,意图大位。”

 “其欲壑难平,终是因为丞相之尊,乃一人之下!”

 “若不裁撤丞相制,日后再有奸臣位列丞相之尊,想要再进一步,自然又要行刺天子。”

 “臣詹同以为,应当裁撤丞相制!”

 詹同说完,朱标再次看向宋濂:

 “宋学士,你以为如何?”

 “老臣也以为,应当裁撤丞相制。”

 “胡惟庸依仗丞相之尊,党同伐异,蛀噬朝堂。”

 “丞相之制,应当裁撤!”

 “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听到朱标这话。

 所有官员齐齐走到朱标身后,跪向老朱,高声喊道:

 “臣等以为,应当裁撤!”

 “臣等以为,应当裁撤~”

 看着数百官员只有一个声音,所有人尽数请求,裁撤丞相制。

 老朱眼眸微顿,心情便一片大好。

 在老朱原先的设想中。

 无论朱标如何谋划,真到裁撤丞相制时,定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

 老朱可以肯定的是。

 似老学究宋濂。

 如对古代贤相极力推崇的高启。

 还有詹同这些距离丞相只一步之遥的六部尚书。

 他们都不会同意裁撤丞相制。

 可在朱标的谋划之下。

 此时百官非但没有反对的声音。

 甚至一个个都跪请,裁撤丞相制。

 饶是如此,老朱却也明白。

 恐怕这些官员以为。

 朱标只是一时愤怒,不满胡惟庸行刺谋逆。

 恐怕他们以为,朱标只是对胡惟庸失望,这才贸然提出裁撤丞相制。

 恐怕!

 宋濂、高启、詹同等人,定会认为朱标只是头脑一热,不久之后朱标回过味儿来,便会重设丞相。

 可他们哪里会知道。

 朱标一开始的目的,便不是斩杀胡惟庸。

 他们父子二人从一开始,便是打算裁撤丞相制。

 “好!”

 压下心头对朱标的赞叹。

 老朱当即起身,朗声说道:

 “胡惟庸奸相坏法乱国,危害大明。”

 “自今日起,罢中书省,裁丞相制。”

 “后世儿孙,不得重设丞相。”

 “父皇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正如老朱预想的那样。

 纵然听到老朱言明,后世儿孙不得重设丞相。

 可宋濂等人依旧不相信,以后不会出现丞相类似的官职。

 裁撤丞相。

 皇帝总管六部,政令上通下达,自然很好。

 可皇帝只是一人,纵然后世的太子也都如朱标一样,贤明无比,足可辅政。

 但加上太子,也不过才两人。

 而两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仅凭两人,又如何能处置的完,万里江山的所有政务。

 想到这里。

 宋濂、高启悄悄对视一眼,心中也有了答案。

 丞相制是废除了。

 可方才朱标所言的内阁制,恐怕也只是换了个名字的丞相制罢了。

 也是此时。

 老朱看向朱标道:

 “太子,说说内阁。”

 “是!”

 朱标转身看向文武百官。

 “内阁,朝中官员无论品级,凡才能出众者,皆可入阁。”

 “入阁之后,官职不变,不加恩宠。”

 “只辅佐天子处理政务,无权下达旨意。”

 “内阁官员任期五年,不可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