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两根拐杖(改)

 至于将来朱标会不会褫夺他们兵权,对他们秋后算账。

 既然将朱标视作主心骨,视作统帅,那这些个问题,就压根不是问题。

 军中之事,将令如山。

 主帅令旨,谁敢不从?

 星夜转过,天露初晓,大地依旧暗沉。

 距离奉天殿不到百米的地方。

 当看到朱标一步一步走的甚是艰难,老朱笑着说道:

 “老大,身上有伤便不必去上朝了。”

 “儿子没事,今日还要做戏给官员看。”

 “嗯.....”

 见朱标将玄色长鞭递给刘和,老朱微微一顿,缓缓说道:

 “当真要在奉天殿上,当着百官的面鞭笞老二?”

 “咱以监国有方的名义,赏赐老二便是了。”

 朱标微微摇头,一边挪步,缓声说道:

 “只是您以监国有方的名义赏赐二弟。”

 “百官记不住二弟的功劳,对二弟的声望提升也不大。”

 “所以儿子才演这么一出白戏。”

 “由儿子亲自下令,鞭笞二弟。”

 “让百官求情。”

 “也让百官自己说出,这些日子二弟处置胡逆案有功,监国有方。”

 见朱标一步一步走的甚是艰难,老朱心头一紧,继续说道:

 “你回去歇着吧,待会朝会咱下令训斥老二便是了。”

 “恐怕也不妥。”

 朱标无奈叹了口气,继续道:

 “此次训斥二弟只是做戏,百官中的聪明人大多也能明白。”

 “可若是您下令训斥二弟。”

 “且不说先行训斥,后而封赏,于皇帝威严有损。”

 “单说您下令鞭笞二弟,百官便不敢出言求情,更不敢将二弟今日来的功劳,尽数说出。”

 “可换做是儿臣的话。”

 “文臣、武将自然能看的明白,儿子这是借着训斥二弟,好给他表功。”

 被朱标这么一说。

 老朱还真觉得,今日之事还非朱标不可。

 只不过看着朱标碍于屁股上的伤势,每走一步,身体都要微微一紧。

 老朱当即上前,一把背起朱标。

 “爹.....”

 “快放儿子下来,不合礼制啊!”

 “什么礼制不礼制的!”

 “老子背儿子,有什么不合礼制的。”

 “小时候咱又不是没背过你。”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

 “你小子是咱大明的太子,除了咱这个皇帝,谁有资格把你背起来!”

 语罢,老朱背着朱标便朝奉天殿走去。

 似担心颠到朱标一般,老朱每一步都走的甚是稳健。

 而趴在老朱的背后,朱标心中百感交集。

 何其有幸,重生朱家。

 何其有幸,与老朱有一场父子亲情。

 和大多数父亲一样,老朱不善表达。

 可一言一行足以证明,老爷子是想将最好的都留给自己。

 这份父爱虽显笨拙,可的的确确深沉似海。

 奉天殿前,经历昨日之事。

 此时武将们都是格外的轻松。

 就连清晨的空气,也显得清凉透彻,愈发沁人心脾。

 “陛下驾到。”

 “太子驾到~”

 太监那略显尖锐的嗓音割破殿前嘈杂,传入众人耳中。

 只见老朱身旁。

 朱标步履维艰,朝着龙椅下方那把椅子,艰难挪步。

 “呼~”

 尽管垫了好几层软垫,可接触软垫的瞬间,朱标依旧疼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一幕看的在场武将甚至揪心,一旁文臣的脸上也满是自责。

 也是看到朱标落座。

 众人这才开始拜道:

 “臣等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臣等问圣躬安。”

 见老朱微微摆手。

 老朱的随身太监,也是奉天殿执礼太监刘和中气十足道:

 “朕安。”

 “何人有奏!”朱标温声开口。

 秦王朱樉率先出班,看向老朱高声道:

 “启禀父皇,儿臣有奏!”

 “胡逆一案,逆党共一百二十三人,除胡惟庸、涂节、陈宁三名首恶外。”

 “其余同案官员,尽数以国法严惩。”

 “共计斩首三百七十人,充入教坊司一百二十五人,流放两千三百人。”

 将事先写在掌心的数字完整念出来后,朱樉微微抬眸,看向朱标。

 实际上。

 虽说胡逆案是近日朝中第一大案。

 可朱樉这两日暂代朝政才知道。

 老朱、朱标日常需要处理的琐事,也是一大堆。

 他根本没心思,也没时间去关注胡逆案。

 胡逆案具体杀了多少人,他也不知道。

 他不过是当庭宣读锦衣卫递来的名单,然后命朱棡、朱棣同铁铉、马虎一起捉拿案犯。

 此时之所以能诵念出具体人数。

 也是昨夜朱标派刘保儿给他递了个消息。

 想来。

 应是自家大哥要借机赏赐。

 念及至此,朱樉一脸欣喜,高高昂着脑袋,似乎是在等待赏赐一般。

 见他如此。

 身后的朱棣也想讨赏。

 可就在朱棣准备出班之时,晋王朱棡却将其给拦了下来。

 “三哥.....”

 “再看看!”

 朱棡一早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正如他先前和朱棣说得那样,自家大哥绝不可能平白无故,连着赏赐他们两次。

 看着此时座位上的朱标面沉似铁。

 朱棡愈发确定心中所想。

 “砰~”

 果不其然。

 朱樉刚一说完,朱标右手狠狠拍在椅子的扶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