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子党

 瞎搞!

 朱标略有诧异的看了老朱一眼。

 本想抽回手臂,重新跪于百官之中。

 可不等朱标反应过来,蓝玉连忙跟着喊道:

 “为大明宽仁储君贺!”

 “为太子贺!”

 “为太子贺~”

 “为太子贺~”

 啧~

 看着百官放声恭贺,朱标一时间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种极具天道色彩的戏码,自己本不想参与其中。

 毕竟今后,大明还有可能要发展科学。

 可老朱、詹同,还有蓝玉。

 他们就跟铁了心一样,非要把自己也给拽进来一样。

 “天地显象,乃陛下仁慈,乃太子宽仁!”

 随着詹同放声高呼。

 朱标也知道,此次所谓的神迹出现,自己俨然变成了主角。

 “徐铭,虽有大过,然我朝广纳贤才,准臣直谏。”

 “朕本不愿严惩。”

 “然天地不忍,故而严惩。”

 “百官需以徐铭石雕为戒,当时常而谏,谏而有道。”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臣等谨记!”

 见时机成熟,老朱示意散朝便同朱标一起朝后宫走去。

 谨身殿内。

 马皇后也准备好了早膳,等着他们。

 而看到闭口不言,只知扒饭的朱标。

 老朱轻咳一声,略有期待询问道:

 “标儿,咱这法子不妥?”

 “没什么不妥的,反而很高明。”

 朱标放下碗筷,随意说道:

 “一来,以所谓的天道严惩徐铭,不仅让那些文臣看到谏言无方的狂悖之人,是个什么下场。”

 “还让百官、让天下万民看到了父皇的仁慈。”

 “而且徐铭的死,也不会让天下士子认为我朝无求贤、容谏之心。”

 “二来。”

 “引出天道护佑大明,百官心中无不振奋,自然愈发谨慎自省,效力朝堂。”

 “用天道惩治徐铭,加上朝会之时,文臣、武将均为三司出钱效力。”

 “自此以后,工科不仅是皇帝、太子,文武百官认定的兴国之道。”

 “还是那所谓天道承认的兴邦之策。”

 朱标一眼洞穿方才之事并非天道,乃是人为。

 这点老朱倒不意外。

 相反,听到朱标将自己这么做的好处,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老朱心情大好,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得意。

 “怎么样,咱这个法子不错吧!”

 “从此事的结果来看,的确高明。”

 朱标叹了口气,凝眉说道:

 “只是,爹!”

 “今日将那虚妄天道摆到台前,将来就定会有人假托所谓天道,行乱法之事。”

 朱标绝没有责怪老朱的意思。

 毕竟历朝历代,帝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托词于天道。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作为正史流传后世的国史。

 虽然一朝国史乃后朝而编。

 但无一例外。

 每个朝代的国史开篇,都会说开国皇帝降生之时,都伴随祥瑞天象。

 这种托词于神秘力量,巩固统治的事情,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少见。

 秦胜吴广起义,托词狐狸哀鸣。

 刘邦斩白蛇而起。

 还有什么黄河出石,上刻天理。

 甚至就连泰山封禅,也有一定的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