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这舅舅当得还不错。

 温琴说:“宁宁经常在信里跟我说,她在大学的那些事,老师、同学们都对她很好,我很感谢你们这么照顾宁宁。”

 于向阳听着,有些不屑的瞥了眼温秋宁,刚好她也看过来,两人视线相撞,又很快分开。

 于向阳心说,我对她不好吗?怎么只提老师和同学们,没提他?

 “没有没有,温秋宁也经常帮助我们。”于向念客气的说。

 温琴又说:“宁宁这孩子,话少性子又倔,幸好一路上都遇到一些好人,不仅考上大学还交了这么多朋友!”

 大家一听这话就知道,温琴一点都不知道温秋宁在村里和学校里遇到的那些事。

 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父母本就帮不上什么忙,说出来只会让他们焦急难过,徒增烦恼。

 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提那些不高兴的事。

 于向阳吃着面前的这盘韭黄,心里默默念叨:宁宁?宁宁?这个称呼听上去还不错。

 温琴注意到于向阳只吃面前那盘菜,以为他是不好意思夹菜,她连汤带肉的舀了一勺鸡汤。

 “于同学,我给你舀点汤。”

 于向阳也不客气,端着碗递过去,“谢谢阿姨。”

 “你喜欢吃韭黄,下次来吃饭的时候,我多买点。”温琴说。

 程景默睨了身旁的于向阳一眼。

 这小子经常跟他说,韭黄没韭菜好吃,今天怎么吃这么多?

 程景默也夹了一筷子韭黄尝尝,也就那个味。

 大家边吃边聊着,气氛也算热络。

 初次接触,于向念感觉温琴挺健谈的,跟温秋宁的性格不同。

 从闲聊中得知,温琴今年才四十岁,这让大家心里暗自震惊。

 一方面温琴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很多,于向念都以为她五十岁左右了。

 另一方面,温秋宁今年二十一岁,也就是说温琴十九岁就生了温秋宁。

 虽然说,十七八岁生孩子,在农村也很多见,可问题是温秋宁的父亲呢?

 于向念和温秋宁算是走的最近的人,可从没听过她提起关于她父亲的半个字。

 不知道是死了还是离了,但至少可以肯定温秋宁心里对她父亲这个人有阴影,排斥、厌恶!

 刚才吃饭的时候,温琴把两只鸡腿分别舀给了两个孩子。

 安安吃了一半,不知道是吃不下了,还是想起于向阳了,他小手油乎乎的举着鸡腿走到于向阳面前,“舅舅,吃。”

 于向阳对他皱皱鼻子,咬着牙齿说:“舅舅不吃!”

 “哦。”安安又来到程景默面前,“爸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