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缺大德 作品

第94章

 原本他以为团长会站在自己这边,但李云龙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半文盲了。

 虽然说不上饱读诗书,但是自己读书看报完全没有问题。在加上有赵刚的帮助,现在他的文化水平突飞猛进,几乎达到了小学毕业的水平。

 而且他知道对于孙德胜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对症下药。

 “我问你一件事,你觉得鬼子的摩托车厉害还是咱们的骑兵厉害。”

 面对这突然的问题,孙德胜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我觉得都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更持久。虽然火力上摩托占优势,但骑兵更灵活。”

 “那我问你,你觉得多少骑兵可以摧毁一辆鬼子的坦克?

 这个问题的确有些难了,虽然在中原大战期间遇见到坦克,但当时可轮不到他们处理。

 不过作为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孙德胜认为如果合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在目视范围内摧毁一辆坦克肯定需要牺牲很多战士。

 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毕竟坦克身边往往都是有着大量的步兵做掩护。

 看着对方回答不上来。李云龙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我们都知道鬼子的坦克厉害,但如果有一天咱们新二团有了更厉害的坦克,你想不想开?”

 这个问题是肯定的,孙德胜点了点头,没有人能拒绝那庞然大物的魅力。

 “那你还不学习?以你现在的文化水平,到时候连说明书和战术手册都看不懂,不学习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的。”

 说道这里,李云龙想起了黄河曾经对他说的话。他把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认真地看着这位跟随他多年的老兵。

 “我相信你的未来,不会止步于小小的骑兵连长,加油!”

 趁着二人交谈时,赵刚在心里也措好了词。

 他也是参加过培训的人,知道很多情况新兵又叫“新爹”。打不得骂不得,一出问题只能做思想工作,去苦口婆心地开导他改正。

 其实这时多数新兵是可以接受的,只有极少数“新爹”油盐不进,这种情况按条令条例处理就行了。

 于是他看着孙德胜说道: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战士们也不例外,打骂体罚只会造成内部矛盾。你的出发点是好的,那就要努力的让新兵们感受到。”

 “但是!虽然不能体罚,可俯卧撑、冲刺跑、蛙跳、低姿匍匐前进这些还是可以的。如果条件允许,在这些训练结束以后多跟战士们谈谈心。”

 说完这些,赵刚发现李云龙跟孙德胜十分吃惊地看着他。

 文化人真狠。

 最近几个月里,孔捷的日子过得可谓是风生水起。

 虽然基干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发展,但招兵这件事需要慎重。先不说有没有总部的批准,光是招兵会减少附近村庄的生产力就够人头疼的了。

 独立团在今年六月份全歼了鬼子的山本特工队,这一下就在防区内打出了名声。

 想参军的老百姓络绎不绝地来到独立团所在的杨村,这着实让孔捷体验了一把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在经过旅长的批准后,独立团在前来参军的老百姓里吸纳了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即使已经是精挑细选,但还是新增了一百五十位战士。

 自从部队开始换装以后,孔捷先是让团里最精锐的一营装备上了新式步枪和轻机枪。在战士们熟练掌握新式武器后,便开始对防区外的鬼子和伪军们动手。

 经过一个多月的温水煮青蛙,独立团已经拔掉了两个鬼子小炮楼,清缴了一个伪军据点。

 在老兵的带领下,新兵们飞速成长,已经变成了可以独挡一面的合格战士。

 而且这段时间缴获的情况也不错,团里新添了不少武器。

 现在独立团全团拥有新老式轻机枪四十多挺、九二式重机枪三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一挺。

 全团战士人手一杆步枪,除了部分新兵还在用老套筒外,剩下的以mas-36和三八大盖为主。

 子弹方面除了新缴获的民二十四式重机枪备弹略有不足,其他武器的子弹储备完全可以跟鬼子的大队打一场阻击战。

 现在唯一的不足就是缺乏重武器,上次团里新增的掷弹筒还是山本运输大队长送来的,迫击炮更是只有可怜的两门。

 不过孔捷对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满意了,独立团只是个基干团,还要有什么奢求呢。他们团现在的战斗力跟鬼子上次扫荡时相比,整整翻了一倍有余。

 而且老孔现在最大的心病,也被旅长解决了。

 上任政委李文英的牺牲,是孔捷心中永远的痛。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缅怀自己的老战友。

 甚至有人提到李文英,他的心里也会有一阵绞痛。

 善解人意的旅长知道这件事后,特地给独立团物色了一位非常合适的政委。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不能一碗水端平,多多少少都会有损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