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缺大德 作品

第175章

 第二天天一亮,精神抖索的战士们在鬼子最困的时候发起了进攻。七七二团一马当前,九二式步兵炮精准的打到了东门的城门楼子上,

 紧跟着各种枪炮都响了起来,榆社城立刻被枪炮声和浓烟所笼罩。

 等到城墙被爆破了多个口子以后,几十把军号一起吹响。

 早就严阵以待的数千名八路军战士,在震天动地的“冲啊!”“杀呀!”的喊声中,如潮水般地向敌人的城墙。

 城内仅剩的鬼子们,纷纷退到了榆社中学的核心工事里。

 榆社中学位于城东,这里三面是深沟,沟壁平滑无法攀登,敌人又在沟沿周围架起了几道铁丝网。

 在校园内,敌人又构筑了八个碉堡相互可以支援,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而且鬼子还放了毒气。

 只可惜进攻的四个主力团全员配备了防毒面具,再加上强大的火力,小日子被关门打狗,一个个死在了碉堡型棺材里面。

 最后剩下的二十多个鬼子,为了彰显自己对天蝗的忠诚,集体唱歌自焚,为三八六旅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斗献上了一出精彩的谢幕表演。

 这一仗敌人非常客气,留给三八六旅三门山炮和四门九二式步兵炮,还有足足可以使用半年的日式弹药和粮草。

 战斗结束后,旅长看了看各支部队送上来的伤亡统计。

 这次战役的损失很小,可以说是一场大胜仗,战果让他喜笑颜开。

 想到进攻时没被鬼子的战斗机骚扰,旅长拉了拉一旁的瘦子参谋说道:

 “这次李云龙干的不错,替咱们处理了一件麻烦事。走吧,跟我去趟新二团,看看这浑小子回来没。”

 突然提到新二团,瘦子参谋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自己搭档,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

 “去新二团干嘛?你忘了副总参谋让所有知情人保密了?怎么?特工头子忍不住了?”

 二人边聊边走出榆社中学,旅长接过警卫员递过来的马鞭翻身上马,脸上露出一丝丝追忆的表情。

 “那小子自从去后勤部养了几个月的猪以后,整个人的变化很大,早就不是以前那个浑球了。”

 “我上次去新二团视察,居然在他的桌子上看到了不少书。你都不知道我当时的表情,简直比捡了几门榴弹炮还要意外和惊喜。”

 瘦子参谋点了点头深感赞同,以前的李云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整点花活出来,有时给人带来惊喜,有时又惹出烦恼,功过相抵经常在他身上发生。

 但自从去了新二团以后,老老实实完成了上级安排的所有任务,甚至就连让他扒铁路都毫无怨言。

 “对啊,这小子早就不是那个过草地时强买强卖的刺头了。老徐现在肯定比咱们两个还要欣慰,哈哈。”

 “行吧,那就把这件事提前告诉他。毕竟是一种实验性质的部队,咱们都没有接触过。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提前准备准备。”

 说完以后,瘦子参谋摸了摸身前战马的脖子,二人一起朝着新二团的驻地出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面露微笑继续说道:

 “你就这么有信心啊,说不定人家李云龙会选前者呢,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尴尬不尴尬。”

 其实副总指挥给了新二团两个选择,虽然都是升职,但却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第一个选择是接受进一步的学习,然后派他去开辟一片新的军分区。

 自从后勤部有了大规模生产武器弹药的能力后,全军都在迅速发展,各个根据地都有了扩张的趋势。

 毕竟八路军也面临着跟晋绥军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当前的土地养不起更多的人了。

 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总部,毕竟无论是部队扩军,还是根据地扩张,都会给老百姓造成一系列的负担。

 就比如说,原著里平安格勒时期李云龙完成了一波疯狂的扩军,那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咱们先不讨论那个时期华北的灾情和瘟疫,以及赵家峪是否有那么多人力可以吸纳,就单单算算扩军到七千人要付出什么代价。

 部队里多了五千来号人,那就意味着当地减少了五千多青壮年劳动力,并且给本地区增加了五千多重体力劳动者,这个粮食消耗是翻倍计算的。

 先不说李云龙私自扩军,旅长会有什么反应。光是张万和看到某部队多了五千张嘴,那就得从后勤部杀出来干掉那个指战员。

 小农经济时代,人就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顾头不顾腚的扩张,会直接抽干当地劳动力的资源使得农业劳动力紧缺,最后一定会导致所在地区经济崩溃。

 为什么总部在分配第一阶段兵力时,只要求120师出动4~6个主力团呢?

 这可不是因为副总指挥看不起胡子师长,人家可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带着兵和物资加入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