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缺大德 作品

第193章

 「我们的土地:几个世纪以来,耕种土地的佃农都需要向地主缴纳租税。而从今往后,我们将改变这种情况。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可能不知道,某段时间的饥荒是真的会饿死人。

 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

 但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场景不可能再次出现!

 效果:系统内民用工厂可以兑换超前时代的农用物品!」

 「贯彻三大: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只要我们的同志贯彻这简单易懂的纪律,人民群众自然会明白我们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效果:系统内民用工厂生产速率:+4%」

 「查禁棒棒糖贸易:棒棒糖一直都是荼毒人民的工具,我们绝对不能纵容其继续危害群众。

 效果:系统内民用工厂农用物品生产效率:+5%」

 「废除租金:辛勤劳动的农民群众才是土地真正的主人,通过发动农民群众使其得到土地,我们将能够确保获得他们的支持。

 效果:民用工厂贸易总值:+36%」

 看到新加成以后,黄河有些怀疑人生,他甚至觉得当年应该直奔边区。这连着解锁四个被动决策也太猛了吧!

 不过这已经后事后话了,不去晋东南根据地的话,决策给的生产线和武器也没办法送过去。毕竟现在交通不发达,中间还有拦路虎。

 从卫生间出来,咱们黄某人对大生产这件事更有信心了。洗完手以后,他立马回到359旅的会议室。

 “老王,你们旅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参加建设工作?”

 虽然有点跟不上黄河跳脱的思维,但听到问题后王旅长还是下意识回答道:

 “七千快八千,如果算上老百姓的话这个数字几乎可以翻一倍。你知道的,咱们边区的群众基础很好,大伙不会拒绝一起垦荒。”

 “好!如果我告诉你,可以给359旅亩产两千六百斤的水稻种子、亩产五千斤的胡萝卜种子和亩产六千斤的大白菜种子。”

 “并且还可以提供充足的化肥,你们能种出多少粮食!”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片刻后,所有人都红着眼睛喘着粗气。王旅长更是瞪大了眼睛,大胡子无风自动,他看向黄河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亩产两千六百斤,老黄你没开玩笑吧!“

 在座各位大部分都是穷苦出身,参军前没少跟家里人一起务农。来到边区以后,更是精耕细作开辟了众多田地。

 他们对于农作物的产量一清二楚,就拿sd省来举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农民,在地里细心照顾且积极施肥,小麦和大麦的亩产也就150斤左右。

 就算是最猛的南瓜,也只有亩产1400斤。

 这个数字还是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历史了。鬼子占领区往往都是土地荒芜产量下降,以上的数据至少要打个对折。

 现在倒好,这产能直接翻了几十倍。不仅有主食还有蔬菜,这怎么能不让会议室里的众人产生怀疑呢。

 大米所有人吃得惯,而且还可以做成米线、米粉、米糕和酒酿,完美照顾到了部队里南方和北方的同志。

 这玩意还可以储藏在战备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

 边区的冬季会受到干燥冷空气影响,降水稀少十分寒冷,就很适合种植耐寒且产量高的白菜。

 在黄河回来以前,部队的生活有些紧巴。

 很多时候战士们只能吃水煮白菜,甚至连盐都不一定有。要是能有几个从鬼子那里缴获的肉罐头,那就是大家最向往的美餐。

 还没等正主回答,王旅长又问道:“你不会多加了一个零吧,就是亩产260斤也很高产了!”

 被这么一问,黄河心里也有点发虚。

 后世里他是个正儿八经的学者,完完全全没种过地。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缺乏常识,最多也就知道一袋大米多少钱。

 不过他对数字很敏感,毕竟专业之一是应用数学。

 在记忆里,1940年的烂泥湾农业耕地只有2450亩。359旅过去开荒了一年后,这个面积翻了五倍,达到了12000亩。

 等到了1944年,这个数字来到了惊人的26000亩。

 平均亩产2600斤水稻,就算是以1941年的12000亩来算,等到收获时就有了3120万斤。

 黄河清楚的记得,果脯在整个抗战时期一共征集了1560~1820万吨的粮食,我们暂且忽略掉中间的贪污环节。

 那就意味着如果八路军有两个省的产粮区,完完全全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凑齐供给整个抗战时期用的军粮。

 算完这笔帐以后,黄河自己都吓了一跳。他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袁老千古以后,便对会议室里的众人解释道:

 “你们没听错!这个数字是真实的!我敢用我的人头做担保,如果偏差超过一成,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们当夜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