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缺大德 作品

第261章

 在李云龙的示意下,大家围在一张地图前开始领取自己部队的任务。

 其中压力最大的主战场邵原以北,由陆战一团和晋绥军负责。两支部队相对更熟悉,联合作战能发挥出1+1>2的战力。

 董封西南和东南这两个侧翼战场则是交给西北军和陕军,指挥任务由两名旅长负责。

 看着还在研究地图的一众军官,李云龙轻咳一声向所有人说道:

 “老天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有幸能指挥一个师的作战。”

 “我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在没有指示的情况下撤离阵地。大家曾经都被友军出卖过一次,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

 “守住阵地半天,这场战役肯定就能赢。守住一天,我们一定可以全歼两个师团的敌人。”

 “好!”

 散会以后,李云龙叫来了通讯排的战士。

 由于陆战一团没有大功率电台,想要跟129师取得联系,就需要用果脯的电台。

 两个陌生的电台想收发消息,一定要满足两个要求:

 第一点是双方在一个频段中。这不是什么难事,总部、师部和旅部的具体频段,李云龙都知道。

 第二点是双方确认通讯时间,这就比较麻烦了。

 由于之前没有建立联系,现在就得靠通讯兵锲而不舍地在频道内发送消息碰运气,直到对方给予回应为止。

 “把咱们的计划分别发给八路军的副总指挥、129师师长和386旅旅长,一旦联系到我方上级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一会再看,我画个图,这章没图看不明白。」

 众所周知,八路军有三大主力师。

 部队改编初期没进入山西前,三个师在各个方面上都相差无几。同样采用民国十九年丙种师编制,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旅辖两个团。

 算上师直属部队后,兵力普遍在1.3万~1.5万人之间。

 可接下来的发展情况就属于各自精彩,三个师的经历完全不相同。

 之前我们说过,120师因为任务不同且先天不足,再加上发展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导致现在的兵力也没有超过十万人。

 原本的时间线中,剩余的两个师比起来,115师的条件会比129师好一些。

 因为后者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是与鬼子交战最为频繁的区域。更何况八路军的总部还在晋东南,是敌人重点进攻的目标。

 常年征战下来,129师发展的自然没有115师好。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

 由于黄某人的乱入,晋东南根据地的后勤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下,129师堪称富得流油。

 刚开始的画风还算正常,那时候黄河也就是用民工厂换一些资源,改善一下前线战士们的伙食和生活条件。

 由于条件艰苦,他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十分有限。也就是搞回来些莫辛纳甘和一战时期的法国武器,改进子弹和手榴弹的威力。

 去年五月,129师进行整编。全师下辖的正规部队有9个旅,28个团。

 此外再加上受师部指挥的决死纵队和地方部队,整个体系下的兵力超过了十万人,跟原本时间线中没什么区别。

 但去年六月份以后,欧陆霸主高卢雄鸡法兰西一投降,全师的发展速度,就像开了挂一样有了质的飞跃。

 129师不仅是三大主力中,最先换装全套法械的部队。更因为后勤部的各种军事生产线,有了大力扩军的底气。

 八路军一直秉持着思想动员、自愿参军的原则,时不时对符合条件的青壮年进行动员宣传。

 不过由于晋东南根据地的基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

 再加上129师给士兵和家属提供了良好的待遇,以及先进装备带来的吸引力,使得参军的老百姓络绎不绝。

 即使提高了入伍的要求,但各级部队的兵力还是呈爆发性增长。

 现在全师拥有正规军15个旅,47个团。

 算上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一口气投入十五万人参加战斗,已经给独战华北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

 此次中条山战役,129师各部离高平和阳城一带不远,负责支援东北线战场。

 虽然武乡距离敌人第33师团的驻地只有一百多公里,但部队却不能先一步发起攻击。

 得等晋察冀军区的同志就位,做好拦截河北、察哈尔、部分绥远地区来援敌人的准备,还需要等120师的同志牵制住第36师团和第37师团。

 更何况部队同样得照顾炮兵,行动起来也不怎么方便。

 此时距离预定战斗开始的时间还剩半个小时,师长正在跟一众参谋们紧锣密鼓地查漏补缺,以确定所有的计划都万无一失。

 突然间,作战会议室外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

 旅长面带笑容,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走进室内,旁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有好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