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缺大德 作品

第312章

 就算是拥有悍不畏死的战士和再强大的武器,上了战场也只会沦为敌人手下的功绩。

 好在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以朱、罗、科为首的陆军三幻神应运而生。

 经历了一场大清洗还能凑出诸多名将,只能说毛子的底蕴深厚并且人才辈出。

 其次,就是预测敌人的进攻重心并且构建相对应的防御体系。而总参作战局的副局长,将防守的重点放在了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北。

 原因很简单,从明斯克到斯摩棱斯克,是整个北边路况最好的一条通道。

 早在上个世纪,此处就沿路发生过大战,当年拿破仑就曾经顺着这条路东征。德三的陆军指挥官都是有能力的军人,没理由会放弃补给压力最小的路线。

 只可惜啊,自家领导非要重点布防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

 当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即使大林子的决定是错误的,部队里也没有人敢于违抗他的命令。现实可不像游戏有偏执度系统,可以根据诸多决策来平衡大林子的偏执度。

 命是自己的,前辈们用鲜血的代价给他们提醒,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防御的重心,最终还是被改到了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

 大林子这么想也是有自己合理的原因,作为合作了一段时间的盟友,他自认为对小胡子推崇的战争经济学有一定的了解。

 就好比「索取苏台德」,剑指捷克斯洛伐克。

 从经济角度上来看,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取昔日奥匈帝国在当地的工业资源、煤炭和铁铅等矿藏资源。

 只有获取了足够的战略物资储备,小胡子才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为下一阶段的扩张行动做准备。

 接下来的战争态势更是不出所料,「但泽或战争」的经济性目的是为了获取农业资源。

 毫无波澜的平原面积占地极大,种植业和畜牧业及其发达,可以充实他们的粮仓。更何况利沃夫地区存在德三急需的油田,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少不了大量石油的消耗。

 对波兰进攻时,英法自然会成为小胡子需要直面的敌人。

 但高风险就意味着高回报,欧洲西部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可以使德三的国力再次飞跃一个层次。

 同时法兰西庞大的造船业,也能够使小胡子拥有一支可以抗衡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舰队。

 从法国南部出发的德国舰队,可以和意大利舰队合作称霸我们的海,并将北非纳入控制之中。如此一来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就能够被轴心国收入囊中,提供充足的战争燃料。

 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波兰的粮食、北非的石油和法国的工业和资源,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战争经济学。

 每一场战争都是怀着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不断掠夺下德三早晚会拥有问鼎世界,脚踩带英拳打丑国的雄厚实力。

 按照大林子的预测,小胡子肯定会继续用以前的套路。

 将首要的目标放在高加索地区和乌克兰,毕竟那里的石油和农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宝藏。

 我们不得不承认,慈父的想法并没有错。甚至他的战争经济学也十分过关,只可惜人家德三并没有打算在今年干成这件事儿。

 为了稳住“盟友”,毛子们一边备战一边对外宣称友谊地久天长。甚至还在41年初签订了新的经济协定,继续运输石油和粮食等战略物资。

 与此同时大林子还在一直关注国际羊毛的价格,毕竟古往今来想要进攻北边的国家,都必须准备过冬的棉衣,否则就连冬将军这天然的一关都过不去。

 听完赵刚的合理分析后,黄河止不住地频频点头。

 以八路军现阶段掌握的情报,对方几乎是把所有可能性都合理地列举出来了。

 思索片刻后,他起身来到了地图的上方,随后对于双方的排兵布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看这里,我认为战争一旦爆发,北边会在短时间内吃一个大亏。囤积在边境的守军看似气势如虹,但搞不好会被小胡子的精锐部队一举撕破防线。”

 “在座各位都是军人,应该知道当前时代几乎没人可以阻止德三的装甲部队+空中轰炸。我大胆预测,今年年底日耳曼人有很大的概率打穿北边所有的重要城市。”

 “那才是一展拳脚的好时机,我们要合理利用机会来收复失地。”

 黄河口中所谓的收复失地,并不是说要趁着战争期间出兵趁火打劫。毕竟欧洲还要靠毛子们顶住,同盟国战败对己方一点好处也没有。

 我方作为盟友,还是直接接壤的势力,在友军工业能力大打折扣时支援一些武器和装备很合理吧。

 都是反法同盟,我给你援助物资就连成本价都不要,说是卖肾援苏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