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鸿韩忠玉念娇花玲珑 作品

第662章

 玲珑听到这话,脸上终是露出了笑容,溺爱的揉了揉小羽的小脑袋。

 “你哥哥在上都城要干大事情,要是嫂嫂去了,

 孩子生下来,只怕萧鸿便得分心护我和孩子周全,这样难免会被人有机可乘。

 不如嫂嫂就在这,还可以陪陪小羽,若是以后时机成熟,你哥哥自会回来,或是接我们上去。”

 小羽听后欢呼起来:“恩恩,这样最好,省的家里又只剩下小羽一个人,

 嘿嘿,嫂嫂方放心,待到小侄女或是小侄子生下来,小羽一定会把我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他。”

 而一旁的应梁,刚想再劝,却看到玲珑那肯定的眼神,便也只好作罢。

 而后在王爷府与小羽,玲珑两人吃过一餐之后,便离开了王爷府。

 ......

 时间又过了几天,这一天,落雪城街道边,站满了人,他们是来欢送夏勤和应梁回上都的。

 毕竟对百姓而言,他们只知道,萧家军打了胜仗,勤王是靠着萧家军才能坐上的皇位,自然寒州的百姓便可以过上好日子。

 而这支护送夏勤回上都城的队伍,则是由三千萧家军铁骑,和两千蛮军护卫组成,合计五千余人。

 而夏勤的身边,原本的护卫,上都城江湖里实力顶尖的两片天,此刻却只有焚香屠户曹良一人,至于钟楼书生蓝高峰,应梁试探询问之后,方才得知,蓝高峰早在一个月前因家中老母病重,而离开了寒州。

 虽说蓝高峰,武艺高强,萧鸿对夏勤早就有了防备之心,也提醒了应梁,此行务必小心,但百善孝为先,蓝高峰老母病重回家,那是天经地义之事,应梁便也不好再多问什么。

 就这般,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落雪城。

 一路上夏勤则每次都会主动和应梁询问,先前的战况。

 虽说通过战报,夏勤早就知道了结果,但每每听到那些战报里不会提及的诸多战斗细节,夏勤都是一副激动无比的神色。

 好比吕令云梯铁盾架天桥,李常景阳关下铺天路,萧鸿骑虎跃城头,这些古往今来兵书典籍中都不曾出现的事例。

 而应梁自己说着也同样是越说越兴奋,越上头,毕竟怎么说,这些天马行空的战法,都是他身边的人,真真实实干过的,同为萧家军中人的他,自己脸上也有光。

 而每每当夏勤问起应梁在军中可有用过类似战法的时候,应梁则由瞬间犹如冷水淋头。

 他绞尽脑汁的想,可这一次,他参与的战斗,并不多,且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拼杀,并无什么亮点,

 应梁憋屈之下,也不得不长叹,老了老了,思想总是不及年轻人。

 而夏勤见状每次都会出言安慰一番。

 总之从落雪城出发之后,应梁对夏勤的看法,那是改观了不少,他年纪与萧鸿相差不了多少,一路看来,似乎并无什么城府,倒更像个天真的大男孩,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应梁甚至不由得同情起夏勤来,生在皇家,又是正统血脉的皇子,这般心性,怎能在那尔虞我诈的皇室谋得一席之地,难怪当初会被夏誉一路追杀出上都城,流落到寒州来。

 ......

 而就在应梁和夏勤出发了半月之后,原本看似暂时安定的凌州,和中州又起了战事。

 瞿休得知萧鸿攻破上都城,擒住了夏誉之后,那是满心悲愤,他可是夏誉亲自登门相邀,他父亲力荐之后才有了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

 夏誉对他那可是知遇之恩,他怎能忍心让夏誉身陷囹圄,这有负皇恩,怎对得起他瞿家的列祖列宗。

 所以在瞿休收到孟启荣给他的飞书之后,立马领兵离开了和顾思卿对峙的长令口。

 转道南洲,从上都城的南面攻向了上都城。

 而鼓动瞿休起兵救驾的孟启荣和司马垚,则离开了曲城,来到了当初霍冲驻守的九环城,虽是袭扰萧鸿在江城和上都城之间诸城,驻扎的部队,也有意图从北面进军上都城的态势。

 辽州方向,留守辽州的五万辽州军,如今也在上都城以东的辽州怀辽城,集结了起来,从辽州方向,向着上都城进发。

 一时间,刚刚安定不到两月的大夏,再次风起云涌。

 上都城外三面来敌,顿时风声鹤唳。

 ......

 而此时还在上都皇城的萧鸿,自然已经收到了各地传来的军报和天圆大营传回的消息。

 同时萧鸿也终于调查清楚了,当初他从江城运送的粮草,为何迟迟未到的原因。

 萧鸿派出去的探查此事的人马,沿着长阳江一路西行,终于在曲城悬崖下的河道里,发现了大量货船的残骸,那江面上还飘浮着大量被箭矢扎满的浮尸,若非冬日长阳江水流甚缓,只怕这次尸体都早已随着水流冲到了下游。

 而自己的粮草船在曲城遇袭的消息,萧鸿得知之后,后背已是不由的冒出冷汗。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当初江城中,被付天发现的那个青衫剑客。

 想到了那个想利用青衫剑客,挑拨自己和李常关系的幕后之人。

 因为萧鸿从启明殿夏誉的表现,可以看出,夏誉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从水路运输粮草,

 而曲城原本,并无多少兵马,当地的官兵,根本无法全数摧毁,自己运送数十万将士粮草的货船,更无法做到将船上的人全部射杀。

 所以从这些蛛丝马迹之中,萧鸿也几乎已经可以推断出,是谁在曲城对自己的货船动的手。

 因为要想将自己的船队,和护卫船上的千余名将士全数剿灭,短时间内,长阳上不可能调集那么多战船,便可以抛去江面遇袭的想法,

 而从地面攻击江里的来往船只,曲城地势虽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也需要不下万人的伏击。

 而在萧鸿还在江城的时候,大夏境内,还可调集如此多兵马的,便只有五人,夏誉,唐风继,楚穆,霍冲和尚岳。但是这五人皆不在萧鸿所思范畴之内。

 因为夏誉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他不知情,也就不可能在曲城做文章。

 那唐风继被自己斩杀,而唐风继死之前,萧鸿根本都没想过走水路,所以唐风继也不可能做到提前部署,死后还能让虎威军潜伏在那。

 至于霍冲,它若能想到这个方法,自然便会想到自己必定因粮草问道,会孤注一掷,全力攻城,也就不会后知后觉,等到自己都攻破了上都城,都已经开始进攻皇城了,才傻乎乎的赶来和自己拼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