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子有利 作品

第350章 绿林风闻,招兵买马

 李正看上去有点漫不经心。

 他放缓了脚步,绕着沙发,在客厅里转来转去,四下打量屋内的陈设、装潢。

 瓶、灯具、字画、落地钟、鹅绒坐垫……

 凡此种种精巧、雅致的物件儿,于他而言,毁掉,似乎远比占有更能令人亢奋。

 他的目光并不贪婪,而是单纯出于好奇。

 最终,他停下脚步,在江连横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来,问:“你稀罕这些东西?”

 客厅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其余三个胡子,早已被王正南领到会芳里消遣去了。

 江连横不置可否地说:“谈不上稀罕,房子里总得摆点东西,才像是家。”

 李正一拍大腿,顿时来了兴致,笑道:“兄弟,我就说,你在省城里待着,肯定知道点什么!”

 江连横必须端出足够的威严与气势,如同皇帝面对权臣时一样,既不能过分亲昵,也不能过分疏远。

 江连横怔了一下,忙问:“那伙人里头,有没有提过荣五爷这号人?”

 “这倒是。”

 南国硝烟弥漫,从未停歇;北国貌合神离,各怀鬼胎。

 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患得患失,人便有了软肋。

 即便是方大头这样的强人,也只能勉强维持局面。

 张老疙瘩要是真有两百来条三八大盖,也肯定是先给自己的嫡系人马换上,不可能为了诏安而散给外人。

 他压低了声音,继续说:“来的那伙人,也不是官兵。”

 虽说他无意受降诏安,但也不想错失壮大势力的契机。

 二十七师想要扩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一直苦于经费问题未能成行。

 果然,李正摇头道:“我没兴趣给官府效力,大当家的也是。而且——”

 江连横自嘲道:“我也是刚听说不久。”

 李正等人此番进城,也是想在江连横这边探探风声。

 “鬼子?”江连横问。

 杀人诛心!

 吃葛念的老骗子!

 荣五爷这一伙人,倒卖红丸,攫取暴利,再用这份黑金在绿林招兵买马,江连横身在奉天省城,市井消息活泛,正可以里应外合,所以他们才甘愿不再追究乔二爷身死一案。

 李正点燃雪茄,徐徐说道:“前几天,弹弓岭来了一伙人,说是想要收编山上的弟兄,出手还挺大方,只要同意,清一水儿的三八大盖,人手一条,瓤子管够。”

 什么共和,什么帝制,统统都是圈套,是阳谋诡计,只为了制造混乱,裂土分疆。

 “荣五爷?”李正想了想,“没有,没听谁提起过。”

 “诏安?”

 “这有什么区别么?”

 “到底怎么回事儿?”江连横问。

 “他们是不是跟你们说,想要让大清在东北复国?”

 李正的行为难以捉摸、难以预测,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总让人不禁时刻防备。

 李正耸了耸肩,认同的背后,带着些许不屑。

 李正笑道:“可不是我要分家,是弟兄们要分家。”

 李正点点头,语带嘲讽地笑道:“有鬼子,还有两个小辫子,非说自己是王爷、贝勒什么的,净在那吹了。”

 京师大总统倒行逆施,签了条约,又要恢复帝制,以致人心浮动。

 山头里,老人儿们较为谨慎,觉得混到现在不容易,不愿去蹚这趟浑水;李正等年轻一派,却都跃跃欲试起来。

 “弟兄们的想法不一样,当家的不作为啊!”

 江连横有点怕他,不是惧怕,而更像是一种担忧。

 话一说出口,江连横自己倒先皱起了眉头。

 只要他一倒下,再无他人可以服众,大厦将倾,便指日可待。

 如今,鬼子和辫子又如法炮制,游说江湖,网罗胡匪,想要借此起事复国。

 毕竟,当年王贵和的山头之所以突然起势,正是因为在日俄战争中,捞到了便宜。

 他扔给李正一支雪茄,目不斜视地问:“你说弹弓岭要分家,是什么意思?”

 “对!”

 话已至此,情况顿时明朗了起来。

 这些精巧可爱的物件,何尝不是一处牢笼,将野兽变成宠物。

 东洋瞅准时机,左手资助南国“倒方”运动,右手扶持北国“清廷”复国。

 辛亥以后,清廷覆灭,但前朝残党不甘寂寞,一直隐匿在白山黑水之间,暗中谋划,蠢蠢欲动。

 不同的是,当初胡匪帮鬼子打毛子,受到了朝廷的默许和支持。

 胡匪也不过是帮忙打探毛子的动向,打打下手。仗,到底还是鬼子打下来的;现在的情况,却是要让胡匪当先锋,鬼子打下手。

 李正细说道:“按山上现在的消息,听说西北边儿已经拢了两三千人马,安东那边,也有几个大山头投奔,人马少说也得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