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青楼里的狐狸精

 他们虽然没有天生技能,但善于学习和模仿。

 这算得上是最厉害的慧根了。

 李长寿的第一站,自然是大汤的京都。

 恰逢三年一度的科举,大汤的上京都可谓才子佳人云集。

 当然,换个说法,就是酸臭秀才的堆积。

 不可否认的是,各地的举子聚集于此。

 就连京都的才气看上去都旺了不少。

 科举三年一度,聚集的是举国上下的才子。

 京都难得的热闹,各种诗会自然是不可少的。

 就连青楼也附庸风雅的推出了花魁比赛。

 让赶考的举子,为自己的姑娘争风吃醋。

 写上几首能捧红自家姑娘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别说,还真别说。

 美色当前,还真出过几首能看的诗词。

 当然,也仅仅只是能看了。

 千古名句什么的是不能指望了。

 这年头,主旋律还在于忧国忧民。

 美人再好,一群青楼的女子,又怎么能上得了大雅之堂?

 无非是酒后奉迎,男人床上的话罢了。

 当然,即便如此,青楼也孜孜不倦的举办着花魁大比。

 诗词什么的,不过是抬抬身价罢了。

 真花魁,谁靠这个?

 这年代,还是脸和身材说了算的。

 诗词,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说句不中听的,是给那群穷酸秀才们一个展现大男子气概的机会。

 谁让他们除了一肚子酸水,卖弄卖弄学问,其他的啥也不会呢!

 哦,最主要的是金主爸爸好这口!

 上边的人附庸风雅,下边的人自然也得附和着。

 想想多少男人捧在心口的女神,却成了床上的玩物。

 能极大的满足某些人的癖好。

 满足了他们的癖好,那还愁卖不出个好身价吗?

 选什么花魁,说到底也是为了抬高身价,卖的更加贵。

 让人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

 科举,举办的时间大抵都是在春天。

 参加科举的举子远在各地,天南地北的自然不能掐着点进京。

 否则,错过了,那可是要再等三年的。

 大抵在入冬不久,基本上就得在京都候着了。

 参加参加诗会,拜访拜访老师。

 总之,是大有事情要干的。

 当然,要说闲,也是真闲。

 花魁大会,便是在冬天的元宵佳节前后举办。

 一来符合节日的气氛。

 二来嘛,要是哪位提诗的老爷中了彩,那姑娘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李长寿,便是掐着这个点,来到了大汤的京都。

 汤都有青楼兮,名曰“云良阁”。

 云良阁,乃是整个汤都最大,最豪华的青楼。

 除了那官营的教坊司,再无敌手。

 就连这次参加花魁选举的,也有三人之多。

 要知道,培养一个花魁所耗费的前期投资那可是不少。

 一般的青楼能培养出一个来就算不错了。

 花魁人选多了,也容易分薄每个人能得到的支持者。

 也只有云良阁这样财大气粗的青楼,才有这个资本。

 一捧就是三个。

 该说不说,人多了也有好处。

 最起码拿到花魁的概率大了。

 许是上千年没有逛青楼的缘故

 李长寿踏入云良阁的那一瞬间,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