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军集结倒是比想象的更快,看来很多人也还是认我这个新魏王啊。”

 曹丕站在窗边,语气上听不出喜怒。

 在他一旁的是他的发小及心腹夏侯尚,夏侯尚拿着卷宗,正在仔细观看,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士兵控制十万之数即可,毕竟并非是一心伐吴,只是假途灭虢。”

 “其实除去后备之兵,三万就足够了,但是不足以威慑青徐。说是十万,能战之兵又能有多少?朝中诸公何尝不知孤只是借机树立威望?”

 曹丕冷笑。

 “只是这青徐之地,一天都拖不得。臧霸等人老了,面对孤的来势汹汹,都写信请求告老,只求为子孙谋。孤自然要遂了他们的愿。只是……”

 夏侯尚见曹丕停顿,作为心腹,接上话茬。

 “只是该打的仗还是要打,不仅是因为兴师动众,您也想看看南边那些人如今是个什么底牌。”

 曹丕点头。

 “不错,父亲故去,但孤自有继承遗志之心,八荒六合,归于一统。南边势大,孤总要看看吴王的斤两。孤威严青徐,前线战事就要劳烦你左右疏导,那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伐吴之事,连反对的声音都听不到,这群杀才怕是早就私下有所交流,在这件事情里谋取自己的利益。罢了罢了,有求于下,暂且放任,解决青徐后患,再一个个处理。

 魏军大张旗鼓,吴军严阵以待,濡须口军旗林立,探路的斥候小舟来来回回,孙权本人也移驾到了庐江,远远观望;正值壮年的吕蒙和已经养生等死的鲁肃陪同在侧。

 “孤怎么觉得曹丕真有攻伐之意?”

 青徐一带的谍子被清理了一遍,现在那边的消息都传不出来,只知道不断有军队集结在青徐一带。甚至有谣言说有百米大船,停驻于广陵,准备沿江而行袭击吴郡。

 “吴王宽心,濡须口早有准备,不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鲁肃也摸不清曹丕的路数,但是不妨碍他安一安自家帝王的心。

 “这一点孤自然是清楚的。”

 孙权自然也听得出安慰之意。“孤还是抱着赤壁时的心态,面对庞然大物,总会感到畏惧。这样不对!”

 孙权站起身,发布命令。

 “发信给周泰,让他自濡须口,向前推进。于前线扎前军大营三座,互成犄角,精兵强将不要吝啬!曹丕想在我这耍威风,我就要打碎他的牙!”

 吕蒙和鲁肃对此没有意见,倒不如说乐见其成,军队的战力都是血与火累积出来的,一直龟缩挨打,可就脱离了本质。而且这种行为,说明孙权恢复了进取之心,这是好事。

 二人也不用孙权讲什么,直接开始运转孙吴这个巨大的机器,魏吴新时代的交锋就要在他们这里开始了。

 濡须口吴军推进扎营,消息来到寿春这里,倒是让张辽有些意外。吴军一向保守,不主动出击,此次挑衅也是让他心中起了波澜。安逸太久,刀尖已经很少沾染血液。内心悸动的他,直接和内政一把手温恢开始谈论起用兵的事宜,他要在大军集结之前提前挫败吴军的锐气。

 温恢是一个富态的中年人,作为刘馥的继任者,他已经在扬州刺史的官位上稳居多年,政绩卓著。要不是一直没有找到可靠的继任者,曹丕早就准备把他提拔到中央,委以重任。

 “将军,主动出击我并不反对。扬州多年修养,也不会支撑不了你的军队。只是我觉得此事还是要先询问魏王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