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倾暖云顼云璃林倾城 作品

第744章

 大楚京城。

 御书房。

 “皇上,池颜太子已安全出了大楚,不日便到南诏,有我们的人护送,胡博简的人几次想要暗杀,都未得手。”

 宁知书如实禀道。

 前些日子,在选择由谁护送池颜回南诏的问题上,他大胆推荐了弘文馆学士柳安和,以及侍卫马军指挥副使楚鸣。

 自任弘文馆学士后,柳安和很快便展示了自己出众的才能,从而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肯定。

 至于楚鸣,则因其武艺不俗,又胆大心细,从而被选中。

 楚皇合上奏折,目光赞许,“宁爱卿果然知人善用。”

 原本他还有些怀疑。

 柳安和一介书生,楚鸣也是刚刚从武举选拔上来,又是个女子,如何能胜任的了这么重要的任务?

 没想到,他们竟给了他一个惊喜。

 “即刻传诏给二位爱卿,让他们继续跟着池颜归国,待南诏局势稳定,再回大楚。”

 南诏如今乱作一团,池颜虽然还算老成持重,但毕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宁知书应道,“是,皇上。”

 停顿了一瞬,他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皇上,如今大魏国师正在边关一带活动,微臣担心,他恐会趁机染指南诏局势。”

 南诏之前本是大楚的附属国,这些年屡次在魏楚之间摇摆不定,皆是因为大魏在其中挑唆所致。

 如今南诏内乱不止,国主势微,权臣当道,正是大楚重新夺回宗主国的好时机。

 柳安和楚鸣虽一文一武,可以从旁协助池颜复国,但二人的资历毕竟不高。

 对手若只是胡博简倒罢,如果大魏也参与进来,处理起来便有些棘手。

 沈文亦出声附和,“皇上,宁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大魏国师野心勃勃,早就觊觎南诏,我们不得不防。”

 楚皇思虑一瞬,也觉得二人之言有道理,便顺势问道,“为今之计,我们又当如何?”

 南诏之事处理不好,后患无穷,所以今日下朝,他特意留下了几名重臣着重商讨。

 宁知书刚要开口,忽见一人从容不迫的站了出来,温润嗓音中透着一丝薄凉,宛若深秋之泉。

 “父皇,不如便由儿臣去一趟南诏,以解其危。”

 长身玉立,姿容清绝。

 不是云顼是谁?

 他眼眸深沉如墨,“大魏国师不比旁人,若不及时阻止,南诏恐生变数。”

 五国命运息息相关,任何一国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为前朝之人所趁。

 而据他和苏锦逸查到的,对方的布局远不止表面如此。

 乍见说话的是他,楚皇几乎是没有犹豫的,便出声反对,“不成,你成婚在即,如何还能分身再去管南诏之事?”

 他多多少少也听说过大魏这个国师,知道若非云顼亲自前去,旁人恐难是敌手。

 但太子成婚乃国之大事,也是如今同江夏冰释前嫌的最好法子,若有耽搁,岂非得不偿失?

 更何况,顼儿心心念念那丫头这么多年,如今终要得偿所愿,若再横生枝节,他又如何同他交代?

 所以尽管他的建议最为稳妥,但他仍是不愿采纳。

 宁知书皱了皱眉,也觉得不妥,“太子殿下,安王世子年轻有为,不如便让他去南诏历练一番。”

 能在身份上同大魏国师相抗衡的,唯有皇亲贵勋。

 但如今皇族一脉式微,除了安王府,在京的便是各位皇子了。

 单不说二皇子刚被禁足,三皇子身子已废,便是二人以往的所作所为,也不适合去南诏。

 所以他才会想到云宗瑞。

 至于云顼,再有两个多月便要大婚,实是不太适合再踏入南诏这样复杂的泥潭。

 云顼唇边笑意浮起,“宁丞相说的也不无道理。”

 他漆黑的眸中透出几分认真,“父皇,不如便由宗瑞同儿臣一并去。”

 宗瑞是不错,但经验终究是欠缺了些。

 这是个一统南诏的好机会,若是错过时机,一旦胡博简羽翼丰满,则池颜再无机会。

 他至少要去安排妥当才放心。

 至于大婚,当然不会耽误。

 “胡闹——”

 楚皇顿时恼了,“区区南诏,又何须你们两个人去?”

 这小子,倔脾气又上来了。

 他还不是为了他好?

 宁知书也委婉提醒,“太子殿下,南诏之行可长可短,若是到时赶不回来,岂不误了婚期?”

 不管于公还是于私,他都不希望云顼和暖儿的亲事再有波折。

 “宁丞相说的没错。”

 刘宏盛亦附和,“若殿下担心安王世子一人周顾不来,可再派一名老臣跟着。”

 “你瞧瞧——”

 楚皇笑骂,“你成亲,反倒是大家为你操碎了心,怎么,你不想早点把暖丫头娶回来了?”

 两国如今关系不比从前,他也不怕夜长梦多。

 “自然想。”

 提到林倾暖,云顼的眼神不自觉温柔了许多,向众人拱手,“各位大人放心,本宫的婚事会如期举行。”

 “父皇——”

 他又转向楚皇,语气笃定,“只要一解决完南诏之事,儿臣便立即赶回来。”

 这是他求了两世的大婚,就算他拼了性命,也不会让任何事耽搁。

 只是,不早些解决前朝余孽一事,天下又何时才能安定?

 他和暖儿也不会安心。

 见云顼如此坚持,楚皇只得依着他的意思,同意了他去南诏一事。

 顼儿素来是个有分寸的,既然他决定了这么做,那应是有十成把握的。

 就算到时出了什么岔子,他自己想法子补救去。

 东宫。

 云顼手指微叩桌面,看向下首站着的几名官员,眼眸深邃如潭,“本宫说的,各位大人可明白了?”

 坚持去南诏,一则为了国事,二则,他有自己的打算。

 而这个打算,自暖儿离开之后,便时不时的在他脑海里冒出。

 如今终于等到机会,他怎会错过?

 几名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得将目光齐齐落在为首之人身上。

 礼部尚书霍高义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只得强作笑意,勉力开口,“殿下所言,倒是个法子,只是有些——有些不合礼制。”

 他神色为难,“若是群臣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