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伐楚与野球拳

    上中下三策,上策可搏富贵,中策授人以柄,下策祸福难料。
 

    黄歇犹豫了。
 

    他首先排除了上策。
 

    忠诚了大半辈子,春申君只想做一个权臣,可从来没有想过叛乱。
 

    然后他又排除了下策,他觉得自己堂堂一国令尹,明明啥都没做,怎么样也沦落不到投奔敌国。
 

    最终,他选择了中策。
 

    “我要亲自去向大王负荆请罪”
 

    春申君决断道。
 

    直到现在,他都不认为以他和楚王几十年的过命交情,会因为一年间的这点小事儿,就出现你死我活的巨大裂痕。
 

    他觉得,只要自己表明了态度,楚王一定会恢复对他的信任。
 

    春申君这个人,政治上不能说是天真,但是为人固执而自负。历史上的他就是因为刚愎自用不听朱英的劝,被李园埋伏刺杀,然后灭族。
 

    “公子若是抛弃大军独行,一個亭长就可以把公子抓住”
 

    见春申君竟然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何宁拉住了春申君的手,拿历史上贾诩去李傕郭汜的话苦劝道。
 

    何宁最开始的生涯规划是傍上春申君然后弄死李园,再走李园的路弄死春申君,最后掌控国政,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连他自己都有些懵逼,怎么短短的一年时间,局势就坏到了这种地步,如今他可是黄党的核心成员,下船已经来不及了,就只能够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他必须要让春申君振作起来,朱英的上中下三策,中策和下策对他一个战争代行者而言都是十死无生,因为不论是李园那边的战争代行者还是大虞那边的战争代行者都不可能放过他。
 

    因而,对他而言,其实只有上策一种选择。
 

    富贵险中求
 

    何宁继续开口劝道“退一步讲,要是大王真的还信任公子,何苦要亲自率大军出动只下诏书召公子回都岂不是更好就算是大王真的不想要杀公子,真的只是一时起意想要迁都寿春,可李园呢公子与李园已是不死不休,若是李园于途中刺杀公子,公子又该如何”
 

    “公子,李园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屈棱,就证明他在公子身边有间谍,恐怕公子这边一走,那边李园就知道啦。”
 

    “以属下愚见,不如假装公子去请罪,暗中偷袭拿下寿春城只要拿下了寿春城,则淮南之地尽入公子之手。”
 

    “届时,公子再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大王身边的李园等奸臣即可成了,是否要杀楚王,全在公子一念之间,公子可继续执掌楚国朝政,日后以黄代芈也未尝不可;若是败了,再投奔虞国也不晚。”
 

    “主公还可号令楚国封君一起行动,只需要许诺事成之后,允许他们在原先被楚国灭掉的国家的地盘上封邦建国就好,甚至公子还可以提前让他们封邦建国,以换取他们的全力支持”
 

    何宁说完,便跪倒在地上,疾呼道“公子,若行上策,军心可用,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若行下策,公子也可保一世富贵,唯有中策,公子十死无生啊”
 

    “这”
 

    何宁的话让春申君有了那么一丝犹疑。
 

    这个时候,朱英也反应过来了,连忙跪倒在地“公子,何将军言之有理啊,之前是在下疏忽了,公子若是直接去见楚王,那才是身死族灭的下下之策啊”
 

    “可”
 

    黄歇纠结了。
 

    如果没有李园暗杀屈棱的事,他说不定真的会一根筋的选择中策,但是李园坏了规矩在前,他的两个谋主又意见一致,这让他的态度就没有那么坚决了。
 

    他也是怕死的。
 

    见春申君还在犹豫,跟了春申君多年的朱英眼珠一转,就知道了他的顾虑,开口道“公子的家人大多在淮北封地,公子的长子也在那里,淮北十二城在公子治下多年,具是感念公子恩德,哪怕被楚王夺走的三城也是如此,公子只需要将封国内调兵的虎符交给长公子,让长公子死守十二城即可。”
 

    “能守住”
 

    黄歇有些拿捏不住。
 

    “公子,我们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但不要忘了项氏一族是怎么脱难的”
 

    朱英反问道。
 

    “你是说利用虞国的水军虞国会这么好心帮助我们”
 

    黄歇的这个问题已经有失水准了,显然,此时的他心乱如麻。
 

    “公子,可以先夺了江都那边十万大军的兵权,与大虞结盟,放任大虞军攻打邗沟以东的淮南淮北之地即可。公子若能在寿春大破楚军,又有虞国在侧,楚国哪里还有兵力去打长公子的十二城啊,甚至长公子的十二城还能够主动出击呢。
 

    更何况,就算是万一长公子那边局势不利,大不了让长公子以十二城降齐啊齐国贪婪,早就觊觎淮北之地,如果降齐,齐国必然出兵。
 

    就算是降不了齐,大不了降虞呗,就是不知道虞国有没有能力吞下了,但不管怎么说,保住长公子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朱英转眼给出了一条妙计,为黄歇解决了后顾之忧。
 

    “既然如此,那就拼一把吧”
 

    春申君最终下定了决心。
 

    因为有着贾诩给春申君铺好的路,春申君的军事动员工作倒是颇为顺利,春申君还在徐宁、朱英的建议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封官许愿与真金白银的赏赐行动,而后以三千门客为核心,偷袭拿下了寿春城,之后沿淮河布防,并发布了“清君侧”的檄文和支持有功者封邦建国的檄文,并当场封了好几员武将、门客与战争代行者为小国国君。
 

    春申君拿下寿春的时候,楚王的大军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
 

    事实上,楚王当初确实只是想给春申君一点压力,让他乖乖臣服,可没有想过春申君竟然敢真的造反,这下子顿时绷不住了。
 

    “他怎么敢”
 

    楚王恨的劈死了好几个侍从这才勉强压制住怒火。
 

    只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楚王只能够平叛。
 

    “兵发钜阳,寡人要亲自平叛”
 

    楚考烈王大怒道。
 

    面对暴怒的楚王,麾下没人敢劝,就连李园都不敢。
 

    事实上,李园现在的处境也不是很好,之前他就接连战败,导致楚王对他意见很大。然后,深度怀疑李园的春申君又把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也给他安排了一遍。
 

    虽然这下就连楚王也觉得有问题,但事关王权,可容不下一点点怀疑。
 

    一直在关注着江北局势的贾诩很快得到了情报,黄忠那边也传来了楚军全面撤退让出邗沟并派出使者求和的消息。
 

    这些情报,算是让焱妃这个吉祥物彻底对贾诩服气了原来一个人还可以阴险到这种程度,只是略微出手就让人家第二大国内战了。
 

    李儒等人更是不说话了,他发现自己的眼界还是太低了,论起阴险,不,论起谋略果然是不如贾丞相啊
 

    贾丞相威武
 

    其他当值的内阁成员也都是赞美声一片。
 

    论起战略眼光,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认不输给贾诩,但是论起阴险的玩弄人心,他们愿意称贾诩为最强
 

    而以这些人的眼力,在旁观者清的情况下,自然也能够看出春申君的活路其实只有举旗造反一途,因为没有任何一句君主会放过这种既有造反的实力又有造反的舆论的臣子。
 

    “丞相,那我们接下来是要继续向北发展还是”
 

    庞统忍不住问道。
 

    庞统跟诸葛亮可是一批的,如今诸葛亮已经立下了大功,但他可一直只有苦劳没有什么像样的功劳呢。
 

    他也想要进步呀。
 

    “士元怎么看”
 

    贾诩将问题抛给了庞统,他已经看出了自己这个弟子的跃跃欲试,所以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