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去过古玩街的第二天是周日,阿言和祝觉今天没有什么安排,她睡了个懒觉,十点钟才从床上爬起来。
 

    “都起来了吗”她在床上喊了一声,但没有一个人回应。
 

    “嗯”阿言拉开床帘,扫了一圈,顾嘉岁周末不在,易知不在,丁铃显然也不在,一向睡懒觉的楚冰冰居然也不在。
 

    宿舍里居然只剩下了她自己这可是非常少见的事情。
 

    她从枕头底下掏出手机看了眼群消息,捏了捏下巴“唔”了一声。
 

    丁铃说她回局里处理昨晚的事,楚冰冰和易知只说有事要出门。
 

    给觉觉发了个起床的表情包,阿言从床上爬下来洗漱。
 

    伸着懒腰,哼着小曲儿,她将门和阳台窗户打开通风透气。
 

    手机里关注的公众号又攒了一堆的未读,阿言点开滨城本地宝瞄了一眼。
 

    今日重阳,宜登高望远赏菊世博园菊花会火热开放
 

    诶今天是重阳节吗
 

    阿言摸了摸脑袋,切到黄历看了一眼,平时只记得礼拜几,重阳节也不放假所以并不关注。
 

    她点进公众号的这篇文章看了看,唔,滨城是有世博园的,菊花展诶,现在正是应季,有大片的免费园区,还有专门收费的名贵品种区域,还有什么菊花大赛
 

    阿言思索片刻,将链接转发给了觉觉。
 

    阿言觉觉,我们今天去看看这个吧要结束了呢。
 

    她查了下今天的气温,花团锦簇争艳斗丽的地方,穿纯色的衣服最好了。
 

    阿言换了一件喇叭袖的白色长裙,锁骨位置有着系带,要出门,去食堂吃饭容易沾味道,阿言从宿舍的公用桌上拿了两个小面包垫肚子。
 

    平时周一到周五都是易知买全宿舍的早餐,周末大家睡懒觉,加上人员不齐全就不需要了。
 

    她简单吃了小面包漱口,简单防晒补了点粉,阿言提着小包美美出门,觉觉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世博园占地面积很大,距离滨城城区很有些距离,好在地铁导一条线可直达入口。
 

    阿言和祝觉出发时间已经有些晚,两人抵达世博园的时候已经是中午。
 

    垫肚子的小面包已经在路上消耗光,阿言肚子咕噜噜的叫着,进了世博园,他们就在外边的摊位开始搜索起好吃的。
 

    阿言忧虑地看了一下摊位上的“铁板大鱿鱼”,比起是否干净的问题,主要是她今天这件衣服,弄脏了会有点难洗。
 

    看着她一脸纠结的样子,祝觉二话没说,直接去排队,又叫了隔壁的干巴小土豆和干炸里脊。
 

    没一会儿祝觉买好了鱿鱼,没有筷子盘子只能用手拿,小土豆也好了。
 

    祝觉用纸巾包好木签,先是递到阿言的手里,紧接着从随身的腰包里取出自带的两个餐巾围兜,一人套上一个。
 

    摊位附近有着木桌,中午时间人正是多的时候,阿言和祝觉与另一队情侣拼桌
 

    。
 

    这对情侣看着两人戴上了小猪围兜,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吃着炸里脊的手都在颤抖。
 

    祝觉又去取了炸里脊,管摊主多要了个塑料袋,用筷子慢慢把鱿鱼从签子上摘下来,用签子和筷子分成小块,这才放到阿言的面前。
 

    因为另一对情侣是挨着坐的,所以四个人刚好坐成了对面,阿言和祝觉一起戴着围兜认真吃东西。
 

    “味道还可以诶。”阿言嚼着鱿鱼,酱料有点重,但应该是新鲜的。
 

    小土豆炸的干干的,上面撒了一层的辣椒粉,阿言不敢蘸多,浅浅蘸了一点吃下去,眉眼弯弯,好吃
 

    俊男美女本就是风景线,再加上两人脖子上戴着的围兜,阿言和祝觉专心吃东西的时候,路过的其他人很难控制住自己的眼神不去瞅一眼。
 

    “看那俩小孩,哈哈哈,这么大了戴围兜呢。”一名路过的阿姨对着老伴说。
 

    “哎呀,这俩孩子,挺聪明。”
 

    一位大哥更是指着两人偷笑,“哎,媳妇儿,要不下次我也买一个给你戴上,再也不怕衣服弄脏,我就少洗两件。”
 

    “你陪我戴我就戴。”妻子回应
 

    “我一大男人不好吧。”
 

    阿言听见了旁人的说话与议论声,但她和觉觉都并不在意。
 

    唔,刚开始出门戴围兜还有点心理障碍,但现在已经习惯了。
 

    被别人多看两眼说两句什么的又不会怎么样,只要酱料油什么的不弄脏衣服就好。
 

    两人淡定自若地继续吃着,炸里脊也很好吃,新鲜出锅热乎乎的,外壳没有变硬,沾着辣椒面吃着又嫩又上头。
 

    尽管摊贩的辣椒面不算太辣,但阿言吃得鼻尖冒汗,她在鼻前扇了扇,“呼呼,有点冒汗了。”祝觉的额间也沁出微汗,阿言用纸巾为他拭去汗意。
 

    午饭已经快吃完,但阿言看着一旁的路上突然有好多人加快了脚步往里进。
 

    “快走快走。”
 

    “要开始了,别迟到。”
 

    “什么情况”阿言立刻探头。
 

    “好像是说下午有个赏菊会,滨城的菊友带了自家的菊花过来比拼的,全国各地都有过来的,都是很珍贵的品种。”对面的情侣答话。
 

    阿言想起来了,“对哦,我在公众号里看到了。是那个收费才能进的园子。”
 

    她当时看到的时候,立刻就下单两张票,因为门票有限量,三十块钱一个人不算太贵,好像是有现场投票权的。
 

    本来没着急,看见旁人都在着急往里走,已经吃完东西的阿言和祝觉立刻收拾起来。
 

    一路跟着人群前行,外围就已经有了各色各样的菊花,五彩菊,英国菊,大型雏菊,金盏菊
 

    秋色动人,色彩妍丽,光是看着就让人的心情很好。
 

    菊花园艺做出各色的造型,让人只觉得置身花海当中,园区里到处都是拍照的人,还有怼着镜头拍菊花的中老年摄影师们。
 

    人多,又赶时间
 

    去赏菊会,阿言和祝觉加快脚步,顺利在赏菊会正式开始前刷脸进入。
 

    进了收费的园区,人一下子就稀少了很多。同时这里的菊花排列也与外界截然不同。
 

    这里居然还有免费的菊花酒可以喝。
 

    阿言没有喝过菊花酒,她拉着觉觉兴致勃勃地上前,菊花酒是装在一次性塑料小碗里的,也有不大的小杯子,方便人浅尝一口味道。
 

    重阳敬老,祈福长寿,阿言让工作人员倒了一点点。
 

    “要少少的一点,我们两个一起喝,尝尝味道就好了。”她说着。
 

    虽然估计这酒的度数一定不高,但阿言自己没有什么酒量,偶尔喝些果酒都有些晕晕的,还是浅尝辄止为妙。
 

    菊花酒并不上头,阿言喝了一口,就将手里的塑料碗递给了觉觉。
 

    “唔,是菊花的味道,有一点点甜味,还有点苦。”鼻尖上弥漫着淡淡的酒气,阿言觉得味道比自己想象的要好。
 

    高中的时候她和觉觉为了护眼明目喝过菊花配的护眼方子茶,菊花味很浓。
 

    喝过了菊花酒,两人继续往里走,与外边园区大片大片的菊花不同,这个区域的菊花都是在花盆里装着的,每盆菊花相隔一定距离,还有专属的牌子写着名称与编号。
 

    “绿云,这个也太漂亮了。”
 

    在颜色艳丽的诸多菊花中,阿言一眼就看到了这名叫“绿云”的菊花。
 

    它的枝条是绿色的,花朵也是绿色,整个呈现出有些渐变的淡绿,盛开的“绿云”花瓣向外伸展,像是膨起来的云朵一样,带着丝丝垂枝,清雅极了,仙气飘飘的,和“绿云”这个名字实在相配。
 

    绿云旁边是金黄色的黄石公菊花,颜色耀眼极了。
 

    阿言看到有明显是专业人士的老师正带队给身后的一队人马讲解,她和觉觉立刻凑过去蹭讲解。
 

    两人跟着围过去这才知道,这赏菊会是要进行“菊王”的评选,他们这些买票进入的游客只是普通投票权,真正投票权在很多专业培育者的手中。
 

    而这个园区之所以要收门票,也是要排除掉一些素质较低的人。
 

    无他,赏菊会有很多菊友们,菊花大师费劲千辛万苦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这要是被好事者揪一揪抓一抓,熊孩子一薅,很容易心梗。
 

    “看那边,唐城的孙老师培育了新种。”
 

    “首都水上公园的叶大师这次也带了几盆。”
 

    阿言和祝觉默默学习着新知识,“长风万里”,“晴波泛翠”,“墨王”,每一种菊花的名字都与它们本身无比相配,或仙或雅或霸气侧漏。
 

    两人一路蹭着讲解,这队人发现了也不介意,反而讲解的老师特意给他们留了位置。
 

    “看人家小姑娘小伙子好学,没关系,过来一起听。”
 

    阿言和祝觉就这么从蹭讲解人员变成了半团队人员,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讲解的老师特别喜欢朝阿言提问。
 

    “我讲明白了吗”
 

    “这
 

    个菊花的名字叫十里垂帘,你们年轻人应该是知道的,那部大热的宫斗剧里,沈眉庄就喜欢这个,也叫十丈珠帘,一株可抵十万钱啊。”
 

    阿言时而恍然大悟,时而一脸受教,时而懵懵懂懂,让讲解老师越看越有成就感。
 

    阿言认真地听着,她的眼睛忍不住瞥向十丈珠帘旁的盘龙春晓,白绿配色加上细细的花丝,让她莫名其妙抵想到了绿豆芽,完蛋,不要乱想啊
 

    正听讲解的功夫,现场突然有工作人员急急忙忙,在一群人的队伍里找到了正热衷讲解的这位老师。
 

    “徐教授,徐教授你您在这啊,袁老师请您过去一趟。”
 

    “说是有个学生临时带了两个新种请大家过去看看。”
 

    新品种还是两个阿言和祝觉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这会儿他们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位讲解老师是南方农业大学的教授。
 

    徐教授立刻动身,他带着学生,阿言和祝觉默默隐藏在其中,能蹭一下那就蹭一下。
 

    “你们两个,碰上也是缘分,跟我们过去看看吧。”徐教授看着偷偷摸摸藏在队伍里的两人笑了出来。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啊”
 

    “滨大哎呀我去。”旁边的一名研究生发出惊呼。
 

    “都是滨大的啊,学什么的”徐教授的眼光愈发和蔼。
 

    徐教授要去的地方是这个展区园子的内部区域,游客不得入内,阿言和祝觉一路跟过去,人越来越少,但看着要么是专家,要么是知名的菊友们。
 

    “徐老师,快来啊。袁老师那有个学生带了两盆新种,绝了”
 

    一行人熙熙攘攘的凑过去,阿言并没有先看到这新品种的菊花,而是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金色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