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36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第2页)

 

    “太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对安定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天国则来自于圣经。”
 

    “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消灭人间的阎罗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富贵的理想社会。”
 

    “太平军宣布清朝统治者为妖魔,称之为清妖。”
 

    “太平军不再剃发,按照中原地区本来的习俗留起长发,因此被清政府称为长毛。”
 

    各朝的读书人纷纷摇了摇头,从这里就看出了洪秀全注定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错误的,怎么可能成功推翻大清帝国呢
 

    大同社会是孔子理想中的世界,也是他们读书人最大的理想。
 

    所谓理想,就是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他们身为读书人,自然最是清楚实现大同社会的难度,比登天还要难上百倍千倍。
 

    甚至在他们看来,大同社会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得了的。
 

    他们前些天也看过了主播直播后世的社会现状,哪怕是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后世,也没有实现大同社会。
 

    可见大同社会想要实现难度有多大了,更不用说洪秀全妄想实现这一目标。
 

    洪秀全制定太平天国不切实际的目标,妄想在天下大乱的清朝晚期实现大同社会,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一开始的大方向就错了,一艘巨轮自然也就不可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广西的永安州,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史称永安封王。”
 

    “封原中军主将杨秀青为东王,称九千岁。”
 

    “原前军主将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
 

    “原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
 

    “原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
 

    “原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接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在南王冯云山的构想基础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并推行了自创的历法太平历。”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正式向全国发布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推翻清朝。”
 

    “面对太平天国的革命风暴,清朝的统治者决定派兵镇压。”
 

    “到公元1851年底,前来剿灭太平军的官军总数超过了46000人,每隔一阵官军就会对太平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公元1852年4月3日,洪秀全发布动员令,令太平军抛弃辎重,全军突围。”
 

    “此后太平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陷安庆、攻武昌、克长沙,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打入了南京,但起义元勋南王和西王先后在北伐中殒命。”
 

    “公元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乘坐有36人抗抬的大轿像皇帝那样进入南京城,将南京改名天京。”
 

    “并定都于此,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并对占有的地区,主要是南京城推行了一系列以军事化为主的社会组织建设措施。”
 

    “首先拆散家庭,将男女人口编入男行女行,严禁男女私会的家庭生活。”
 

    “所有个人和家庭财产都需要上缴天国圣库,生活所需实行供给制。”
 

    “他们下令居民每日诵经敬拜上帝,并严厉禁止吸食鸦片饮酒嫖娼。”
 

    “并在同年的12月,天国领导人制定出了更为系统的基本社会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此制度建立在一种社会理想之上,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用,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对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民来说,最大的财富无疑是土地。”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为田产均耕,按人口平分土地是这个制度的精华。”
 

    “公元1853年春末,洪秀全宣布开科取士,以白话文取代清朝科举的八股古文,内容为拜上帝会宗教文献。”
 

    “考生则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者和巫师,至此洪秀全终于实现了自己要开科取士的誓言。”
 

    “不仅如此,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还开设女科,太平天国还禁止妇女缠足,妇女的地位被进一步的提高。”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在军事上也采取了攻势,以掌握战略主动权。”
 

    “北伐虽然失败,但西征取得接连的胜利。”
 

    “太平军在公元1855年到1856年,分别夺回了武昌,摧毁了清军江南江北两个围困太平天国的军事大本营。”
 

    崇祯两万多太平军就从广西打到了南京,还把南京攻占了,看来清末比明末还不如。
 

    看到洪秀全仅凭两万人马从广西起义,不到两年时间就攻下了南京城,他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洪秀全如此轻而易举的占据南京城,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清朝晚期太废物了。
 

    他们大明晚期虽然局势也不好,国内外威胁也很大,但也没有窝囊到这种地步。
 

    洪秀全以汉人的身份狠狠教训了满清,他虽然高兴,但同样对洪秀全没有好感。
 

    满清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个洪秀全同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让老百姓把所有的财富上缴天国圣库,按照生活所需实行供给制说得好听。
 

    但他不用想也知道,最后这些老百姓的财富肯定被洪秀全独吞。
 

    “然而在太平军节节胜利的过程中,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太平天国内部悄悄滋生和蔓延开来。”
 

    “最初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者制定了一个所谓小天堂的目标,将来造反成功之后,会享受荣华富贵,封作王侯将相,享受天国一般的生活。”
 

    “所以很多农民可以放弃一切,全力的追随。”
 

    “然而那些裹挟着抛家舍业、举家卷入太平军的农民很快就明白,所谓的天堂其实并不属于每一个人。”
 

    “那些以解放农民为己任的农民领袖迅速划分了层级,这个以平等作为信仰的政权,其实在一开始就陷入了等级制的沼泽。”
 

    “一个具有摧枯拉巧之势的政权就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骤然斗转直下,迅速的瓦解衰落,可以说尚未真正开始就已经走向灭亡。”
 

    “公元1853年攻占南京之后,洪秀全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
 

    “天国的其他王侯也各有王府,极尽奢华,以无处不均匀为口号而建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事实上从一开始就走向了自己理想的背面。”
 

    “太平天国所制定的规则,大都只是针对底层士兵和百姓,采用双重标准,管理层的诸王则不受约束。”
 

    “太平天国实行男女分居政策,但洪秀全却有88个妃子,东王和西王是11个妻子,北王6个妻子,中级的官员2个妻子,小官和普通百姓则是一夫一妻制。”
 

    “其次所谓的圣库,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存放财务的大仓库。”
 

    “以洪秀全为主的领导层不但搜刮了几乎全部的财富,还把南京变成一座大的集中营和宗教场所,实行严厉的等级制度和神权统治。”
 

    “每逢礼拜时,百姓必须前往参拜,听到锣声不去,或者去了态度不严肃的参拜者都会处罚。”
 

    “轻则仗打,重则斩首,甚至处以诸如五马分尸等酷刑。”
 

    “所谓的太平天国,更像是一群流氓无产者的豪赌。”
 

    “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杀死王公贵族,让自己成为王公贵族。”
 

    “事实上小朝廷暂时稳固后,人们很快发现这些新兴的万岁千岁开始了报复式的荒淫生活。”
 

    各朝古人听到洪秀全攻占南京城后的变化唏嘘不已,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惋惜之感。
 

    尤其是各朝的老百姓对洪秀全前后的变化非常复杂,像是不认识这个人一样。
 

    他们一开始还是非常看好洪秀全的,毕竟洪秀全提出了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富贵的理想社会,这一目标令他们老百姓心动不已。
 

    所以哪怕他们早就知道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可依旧对洪秀全抱有好感。
 

    但现在看到洪秀全攻占了南京城后,已经全然忘记了共享富贵的理想,而只顾着自己贪图享乐,直到这时他们才彻底看清洪秀全的丑恶嘴脸。
 

    仅仅只是一瞬间,原本和他们老百姓站在一起的洪秀全,已经彻底背离了他们老百姓。
 

    各朝的老百姓对洪秀全的失败感到庆幸,要是洪秀全成功推翻了清朝,原本就没有希望的清朝晚期老百姓只会陷入更大的绝望。
 

    “管理层的腐败导致了太平天国从内部快速瓦解,不久后太平天国首领内部出现分裂。”
 

    “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在执政方法和权力分配方面摩擦不断。”
 

    “两人或明或暗的王位之争愈演愈烈,这让洪秀全感到了巨大的危险。”
 

    “他怀疑杨秀清正在策动一场政变想取代自己,于是天王洪秀全密诏北王和燕王返回南京勤王。”
 

    “对东王杨秀清隐忍多年的北王决定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不仅杀了杨秀清全家。”
 

    “甚至还杀了杨秀清的诸多部下,而这些部下多达两万余人。”
 

    “杀红了眼的北王进入了一个癫狂的境界,一夜之间又将质疑他行动的翼王石达开的全家老小全部诛杀,只有石达开一人逃出南京。”
 

    “为了搜寻石达开,北王甚至带人试图闯入天王府向洪秀全要人。”
 

    “从最初只杀东王杨秀清一人,变成了北王在南京城内的杀伐游戏。”
 

    “时年25岁的翼王石达开自加入太平军以来,和清军大小激战数百场无一败绩,清军称他为石敢当。”
 

    “如此枭雄,没死在敌人刀下,倒被自己人从后面来了个满门抄斩。”
 

    “半个月之后,盛怒之下的石达开率领大军兵临南京城诛杀北王,几十万太平军将士兵戎相见。”
 

    “最终,洪秀全也无法容忍北王的滥杀,在三个月后将其诛杀,燕王也被诛杀。”
 

    “这一场内讧,严重的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从全盛转向衰弱,史称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导致三王被杀,翼王石达开选择远走,带走了最忠于他的20万部队。”
 

    “表示要继续西征,扩展太平天国的势力,从此一去不复返。”
 

    洪秀全哎悔不当初啊一片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我葬送了。
 

    要是当初没有选择对杨秀清动手,他如今也不会陷入濒临死亡的窘境了。
 

    在清政府虎视眈眈的注视下还要选择内讧,是他生平最后悔的决定。
 

    杨秀清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担心被杨秀清架空权力,才会不顾外界的威胁选择除掉杨秀清。
 

    在外部共同敌人的威胁下,他要是和杨秀清暂时放下矛盾,共同对付清军,恐怕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可他也没想到北王如此癫狂,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肆意滥杀他人。
 

    哪怕北王只诛杀杨秀清,局势也不会这么坏,可偏偏北王像是疯了似的。
 

    要不是他最后将北王诛杀,都要怀疑北王是不是被朝廷收买了,故意在内部搞破坏。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情绪消沉,完全沉湎于奢靡的后宫生活。”
 

    “1856年到1860年四年间,清朝政府一直忙于调兵遣将以镇压太平军,仅用于对付太平军的机动部队一度超过10万人。”
 

    “同一时间,英法联军也趁中国内乱之际,向中国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了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清朝把主要兵力放在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各地的人民起义,英法军队也开始和清军联合绞杀太平军。”
 

    “1861年9月12日,在曾国藩的指挥下,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湘军包围了安庆,太平军粮断援绝最终投降。”
 

    “太平天国后期,尽管有李秀成和陈玉成这样的军事天才指挥作战,但终究无法扭转节节败退的战局。”
 

    “1863年,天京被围得像铁桶一样,城内已经无粮可食,洪秀全只能勉励人民吃野草来活命。”
 

    “同年,石达开率领的4万部队在四川境内的大渡河南岸全军覆没。”
 

    “石达开被俘,在成都就义。”
 

    “石达开深受凌迟酷刑,但从始至终默然无声,享年32岁。”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诵,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1864年6月1日,精神崩溃的洪秀全自尽身亡,李秀成辅佐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福登基。”
 

    “7月19日,湘军炸开了天京城太平门,攻入城中,对全城进行了杀戮。”
 

    “这个存在了14年,纵横全国18个省,先后占领过600多个城镇的农民政权最终灭亡。”
 

    各朝古人听完唏嘘不已,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灭亡了。
 

    不过大家也没有感到惋惜,毕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值得他们的同情。
 

    以太平天国大王们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来看,要是太平天国成功推翻了清朝,恐怕对老百姓的剥削比清朝廷还要狠。
 

    不过各朝古人也看得出来,清朝廷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崩溃边缘。
 

    毕竟两万太平军起兵,和清朝廷打了整整十四年,这足以说明清朝廷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持续十四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已经耗费了清朝廷大量的元气,更别说还有英法联军趁着内乱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各朝古人看来,清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