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42章 艰难启程的戊戌变法(第2页)

 

    他正苦于自己的名声不够大,吸引不到太多人的目光。
 

    好在甲午战败的消息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他从中看到了提升名望的机会。
 

    签订战败条约必然会引得全体国人群情激奋,而他要是可以在这件事情中好好表现,就可以吸引全国民众的目光。
 

    也正因如此,他才积极的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合约,严惩李鸿章。
 

    虽说最终没有成功,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上书的一员,把自己宣传成公车上书的主导者也并无不可。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非常正确,正是靠着这样的名头获得了全体国人极大的关注。
 

    “此时的清政府是有实权的慈禧,和没有实权的名义上的君主光绪所把持。”
 

    “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儿子,4岁抱入宫,按照继承人的条件悉心栽培。”
 

    “光绪和慈禧之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但站在权利中心,个人感情在政治形式面前基本不堪一击。”
 

    “光绪对慈禧又敬又怕,光绪1889年大婚之后,按照祖制,慈禧让光绪亲政。”
 

    “但慈禧还是牢牢掌握了军政大权,几乎所有军政要员、封疆大吏都是慈禧太后的人,这些人被称作后党。”
 

    “明面上是光绪出面治理国家,实际上所有奏章都要抄录到慈禧那里。”
 

    “光绪对于重要的事情都不敢做主,每每都会请示慈禧。”
 

    “但在政治场上,有执政者就必然会有反对派。”
 

    “一些被后党排挤的大臣们,围绕在三朝帝师翁同龢的身边,形成了光绪的心腹帝党。”
 

    “没有实权的帝党想方设法想要掌权,后党洋务派造成了甲午战败,给了帝党攻击的机会。”
 

    “帝党顺应民间呼吁,猛攻后党。”
 

    “而为了夺权,帝党就必须要提出不同于后党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施政方案。”
 

    “这时康有为代表的改良派,随着民间救亡图存的呼声,闯入了光绪和帝党的眼里。”
 

    “康有为中进士之后,很快就上书光绪皇帝。”
 

    “甲午战败,奇耻大辱,中国正面临瓜分危机。”
 

    “我们失去琉球之后,一下子越南、朝鲜、缅甸、暹罗等属国都在两三年内被夺去。”
 

    “如今割让台湾,内地不保了。”
 

    “在这四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前,我们不能再苟安于借款,必须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现在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随后洋洋洒洒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
 

    “光绪正烦恼救国无门,看到上书后喜出望外,立即副录呈送慈禧,抄发各省督抚将军处讨论。”
 

    “康有为及其改良派顺应形势,和帝党组成了牢固的联盟。”
 

    “一个没有实权又没有太多政治经验的年轻皇帝,和一个同样缺乏政治经验的书生鼓吹家康有为,在没有实权的帝党的鼓动下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主导了戊戌变法。”
 

    刘彻可惜,这样的变法改革注定要失败。
 

    像戊戌变法这种由上往下的改革,哪怕是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帝都很难改革成功。
 

    要知道改革就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尤其是像戊戌变法这种方方面面都需要大力改革,可想而知遇到反对派的阻力有多么的大。
 

    实权皇帝都难以做到,就更不用说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了。
 

    光绪没有实权,康有为没有政治经验,帝党也同样没有实权。
 

    就这样没有权力的改革团队想要成功,无疑于痴人说梦。
 

    所以从一开始,戊戌变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别说是没有实权的光绪主导变法,哪怕是掌握实权的慈禧想要戊戌变法,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康有为出名了,大量京城高官争相拜访这个刚获进士称号,还没有正式职务的康有为。”
 

    “甲午战败,民间改革呼声高涨。”
 

    “公车上书之后,民间议政风气不再是禁忌。”
 

    “一时改革呼吁得到了各阶层的广泛支持,成了风尚,洋务派顽固派都聚集到了康有为改革救国的旗号之下。”
 

    “突然步入舆论中心的康有为摩拳擦掌,开始了其准备已久的宏大的改革计划。”
 

    “康有为开始用自己的影响力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组织学会连接改革人士,培养扩大自己的改革势力,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启蒙中国人。”
 

    “一时之间,随着康有为及其党羽的奔波倡导,全国各地学会报纸大量涌现,林林总总,蔚然大观,给当时中国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
 

    “还是举人的梁启超用其卓越的文笔和思想,深刻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保守。”
 

    “数月之间,只有24岁的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销售万余份。”
 

    “戊戌变法后来失败,然而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对今后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是当改革派突飞猛进之时,保守派也觉得时机已到,开始反扑了。”
 

    “甲午战败的阴霾一过,大清国的新政风貌消失。”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国家需要改革,但几乎所有人也不希望改革动了自己的利益。”
 

    “随着新思想对传统旧思想攻击的加剧,保守派越来越无法容忍,对康有为的诽谤如潮水般涌入。”
 

    “保守派解散分化学会,另立报纸,攻击改良派。”
 

    “改良派没有政治经验,帝党没有实权,后党洋务派的老狐狸动动手指就可以把他们按趴下。”
 

    “似乎变法救国之说,只是昙花一现,又要回归以前了。”
 

    “正当这时,又一场亡国危机彻底刺醒了睡梦中的清政府。”
 

    梁启超戊戌变法还是失败了吗
 

    虽说戊戌变法正在推进,但他心中一直有一层阴霾,总觉得戊戌变法很可能无疾而终。
 

    在主播讲述清朝晚期的历史事件时,虽说还没有提到戊戌变法的相关信息,但他心中已经有不好的预感了。
 

    现如今主播明确告诉他戊戌变法后来失败了,他尽管早有预料,可依旧难掩失落,要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可很快他就振作起来,重新燃起斗志,阴霾一扫而空。
 

    虽说戊戌变法的失败已成必然,但他依旧会不遗余力的推动变法。
 

    哪怕不会成功,只要戊戌变法可以解放国人的思想,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被杀。”
 

    “德国趁机派军舰于11月14日占领胶州湾,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租借条约。”
 

    “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见此情景,争先恐后,纷纷跟上,犹如饿狼扑食。”
 

    “俄国派军舰占领大连、旅顺,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法国租借广州湾。”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的同时,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这帮强盗面前,软弱又没有实力的清政府,只能连连后退,唯唯诺诺。”
 

    “亡国危机迫在眉睫,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在广州的康有为听到消息,立即赶赴北京,力陈变法,民间变法维新的呼声再次高涨。”
 

    “如果现在还不变法图强,恐怕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到这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变法了。”
 

    “光绪也已下决心召见康有为,后党恭亲王出来阻挠,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
 

    “光绪只好组织大臣们见面,康有为被请到了总理衙门的西花厅。”
 

    “这天当康有为走进总理衙门时,出席问话的大臣有李鸿章、翁同龢、荣禄。”
 

    “按照康有为的描述,在这里保守派和他来了一番论战。”
 

    “荣禄先开口,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答祖宗之法是用于治理祖宗土地的,如果祖宗的土地都不能守卫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
 

    “李鸿章质问,难道六部可以裁撤,规章制度都可以不要了吗”
 

    “康有为答今天是列强并列的时代,不再是过去的大清天下,现在的法律官职都是过去的旧法,造成中国危亡的都是这些旧法,理应废除。”
 

    “翁同龢问变法需要的款项,从哪里筹措。”
 

    “康有为答以中国之大,只要改变制度,税收将比现在增加10倍。”
 

    “接着康有为陈述了他所设想的变法方案,并说日本明治维新最容易模仿,自己编有日本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可以借鉴。”
 

    “第二天,帝党翁同龢把接见康有为的情况告诉了光绪皇帝,并加以保荐。”
 

    “光绪把日本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拿来每日研究。”
 

    雍正大清江山已经沦为了被瓜分殆尽的命运了吗
 

    尽管他已经知道清晚期的局势很糟糕,可如今听到西方列强堂而皇之的瓜分大清帝国,依旧让他痛心疾首。
 

    如今正处于鼎盛的大清帝国,日后却要面临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光是想一想就令人忧心忡忡。
 

    大清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变法维新是必然的。
 

    但想到那些守旧派用祖宗之法不可变来阻拦变法,他觉得有必要留下一道圣旨,让晚期的大清皇帝不必顾忌祖宗之法。
 

    尽管他也知道这道圣旨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总归可以帮助后面的大清皇帝减轻一些阻力。
 

    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其他的就只能靠后代子孙的努力了。
 

    毕竟他能影响的也就只有自己活着的时候,大清未来的结局如何就看后代子孙的造化了。
 

    “同时还没有进入政治权力中心的康有为,继续依靠民间力量制造舆论。”
 

    “当时正值在各省举人又一次进京考试之机,他鼓动举人联合各省学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政党雏形保国会。”
 

    “当时保国会第一次大会会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康有文发表了极富激情的演讲,列强联手瓜分中国,中国国土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
 

    “当今中国人犹如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只能供人驱使,听人宰割。”
 

    “在这奇耻大辱,奇惨大痛面前,期待大家激励精神,重新振作,联合四万万民众卧薪尝胆,以图保国保民保教。”
 

    “在康有为极富感染力的演讲之下,听众无不为之动容,民间改革呼声至此到达高潮。”
 

    “随着保国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守旧派对康有为的诽谤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妖言惑众,僭越妄为,包藏窝心,结党营私,顽固派不断上书指责康有为。”
 

    “有害于政治稳定,亡国也轮不到你康有为去保。”
 

    “根本上顽固派无法理解康有为把国家危亡当作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企图发动舆论的号召。”
 

    “同时洋务派张之洞发布劝学篇呼吁正人心,辟邪说,封建纲常不能动摇,封建制度不能改变,中国的圣教是中华之根本。”
 

    “李鸿章则加紧迫害帝党成员,甚至此时一部分守旧派已经开始预谋要尽逐帝党,废除光绪。”
 

    “然而后党打击帝党越狠,帝党的不安和自卫的心理也就越深,他们就越发加紧联合改良派。”
 

    “1898年6月11日,光绪经过慈禧的同意之后,发布了明定国是诏,定下了国家改革方针。”
 

    “时局艰难,大家团结一心,发奋图强,一起变法维新,维新变法艰难启程。”
 

    康有为在保国会第一次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经过主播重新讲述出来,顿时让光绪时期的大清老百姓为之动容。
 

    晚晴的老百姓只知道要改革,至于为什么必须要改革,则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现如今从主播口中知道了康有为演讲的内容,他们不禁连连点头,只觉得康有为说的太有道理了。
 

    要想不当奴隶,不当牛马,不任人宰割,就唯有变法图强。
 

    中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强大了,他们老百姓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这一刻,全体国人呼吁变法改革的呼声达到最高潮,令改良派为之欣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