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50章 北洋时代之直皖大战(第2页)

 

    他想想就一肚子怒火,可却无处发泄,只能郁闷的淤积在心中。
 

    不管再怎么斗,也要分清时机场合,不能让敌人看笑话才对。
 

    可冯国璋这个老东西为了拆他的台,故意让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让他声誉受损。
 

    说来说去,这一切要怪黎元洪,给他找来这么大的麻烦。
 

    要是没有黎元洪的举荐,冯国璋怎么可能上台呢,他怎么可能受制于冯国璋呢
 

    不同于光杆司令黎元洪,冯国璋可是实打实有兵力在手的。
 

    虽说冯国璋的那些兵力还不足以给他造成威胁,但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权力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唯有动用武力才能彻底打败对手,夺得最后的大权。
 

    “就在北洋系统发生内讧时,属于北洋系旁支的奉系悄然崛起于白山黑水,也就是东北地区。”
 

    “奉系领袖张作霖早年在宋庆的毅军服役,后来感觉没前途就落草为寇。”
 

    “1902年,张作霖接受招安,担任管带,也就是营长。”
 

    “数年后,因带兵名声甚佳,加之剿匪有功。”
 

    “张作霖得到徐世昌提拔,做到了巡防营统领,也就是旅长。”
 

    “巡防营的性质大致介于清朝新军和旧军队之间,清政府没那么多钱建设标准新军。”
 

    “但又不能将大量兵丁弃之不用,便将勇营、防军、绿营、团练等旧军队经过挑选后编为巡防营,主要职责是保卫地方,牵制新军。”
 

    “原本东北的巡防营不属于北洋系,之前袁世凯在理清自己的基本盘时,将一些地方部队改编为陆军师,这其中就有张作霖的部队。”
 

    “于是张作霖便出任陆军第27师师长,成了北洋系的旁支。”
 

    “1916年,袁世凯复辟失败,张作霖借护国之名趁机挤走了拥护袁世凯的奉天巡案使段芝贵。”
 

    “1917年,张作霖又借府院之争,挤走了他的把兄弟冯德麟。”
 

    “到了1917年年底,冯国章与段祺瑞的矛盾达到顶点时,张作霖的实力已经能使他介入直皖两大派系斗争。”
 

    “面对急于出圈的张作霖,直皖两系都表达了拉拢之意。”
 

    “最终段祺瑞给的筹码许给张作霖一个副总统,张作霖便倒向了皖系。”
 

    李世民这个张作霖不显山不露水的,最后倒成了得利的渔翁。
 

    北洋时期的四个阶段,袁世凯时期之后就是皖系、直系、奉系。
 

    听到了现在,他也大概听明白各个派系了。
 

    皖系就是段祺瑞,而直系则是冯国璋,最后的张作霖就是奉系了。
 

    按照北洋时期的发展阶段,不用猜也知道。
 

    段祺瑞和冯国璋双方斗争之后,最后的胜利者是直系的冯国璋。
 

    只可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还是奉系的张作霖棋高一筹。
 

    “有了张作霖支持,段祺瑞决定反击冯国璋。”
 

    “动手之前,段祺瑞又派了徐树铮拉拢曹锟。”
 

    “论派系,曹锟是直系,但他跟段祺瑞的关系也还可以,属于北洋系内部两边都吃得开的角色。”
 

    “徐树铮跟曹锟说,你在直系属于边缘人物,冯国璋平时不带你玩,你不如跟我们玩算了,到时候副总统的位置是你的。”
 

    “曹锟被徐树铮一通忽悠,当即反水,领着18位北洋系督军通电,要求段祺瑞重新出山,带领北洋系统一全国。”
 

    “冯国璋一看,奉系支持段祺瑞,直系又出了墙头草,自己草率了,只带了两个师进京,这把肯定钢不过,就决定撒丫子跑路。”
 

    “冯国璋原本的打算先到南京找李纯等人商量,然后集结直系的力量反扑。”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冯国璋的专列路过安徽时,被安徽督军倪嗣冲强行拦了下来。”
 

    “倪嗣冲威胁冯国章要么回北京,要么被他就地扣押。”
 

    “冯国璋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得又灰溜溜的回到了北京,并重新任命段祺瑞为总理。”
 

    “段祺瑞回来后,立即制定了一个三路南下方案,打算平推过去。”
 

    “重压之下,陆廷荣和唐继尧反水挤走了孙中山,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护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战争并没有结束,曹锟的部队始终在湖南与护法军作战。”
 

    袁世凯听来听去有些头疼,他最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他一直为身后事感到苦恼,早已经猜到自己一死,手下人肯定会争权夺利的。
 

    只是事情有些超乎他的预料,没想到双方相争如此激烈,几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这是无法避免的。
 

    他现在还在,手下还安稳,不会有什么心思。
 

    可没有他的压制,又没有一个能扛鼎的人物,那就只能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了,一直到决出最后的胜负。
 

    只是最后的结局多多少少让他惋惜,他的北洋时代在内斗中走向灭亡。
 

    北洋时期的四个阶段过后,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这也就意味着北洋军派系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而是被孙中山的南京国民政府打败了。
 

    他不禁猜想,要是北洋派系没有内斗的话,或许就不会被革命党渔翁得利了。
 

    不过感慨归感慨,他倒也没有特别的失落。
 

    毕竟他连自己晚年的名声都保不住,北洋时代的落幕也不是他能操心的。
 

    “到了1918年9月,怡好是该换届选举的日子。”
 

    “袁世凯1913年正式出任大总统,任期5年,这时候该举行大选了。”
 

    “选举之前,冯国璋很清楚段祺瑞肯定不会让自己当选。”
 

    “为了不丢人现眼,他直接让贤,随后北洋系军师徐世昌以高票当选总统。”
 

    “选完了总统,接下来就是选副总统。”
 

    “之前段祺瑞把一张空头支票同时开给了曹琨和张作霖,结果到了选举的时候尴尬了,这个副总统死活就是选不出来。”
 

    “曹琨听说后,心里顿时不平衡,他的兵现在正在前线与唐继尧、陆荣廷玩命,你段祺瑞连个副总统都舍不得。”
 

    “旋即曹琨下令停战,并让吴佩孚通电全国攻击段祺瑞。”
 

    “段祺瑞无奈,只好把曹琨和张作霖叫到一起开会,打算让曹琨当副总统。”
 

    “张作霖为东三省经略使,这种如同施舍一般的臭棋,惹得张、曹两人当场拍了桌子,与段祺瑞分道扬镳。”
 

    “1919年12月,冯国章病死。”
 

    “随着冯国章的死,直系进入曹琨时代。”
 

    “曹琨和吴佩孚脾气都不好,尤其是吴佩孚,一言不合就开打,把他惹毛了,随时都会开战。”
 

    “段祺瑞之前不讲武德,搞小动作对付冯国章。”
 

    “冯国章自认为是正人君子不计较,但曹琨、吴佩孚可忍不了。”
 

    “于是一时之间直皖两系,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朱棣一片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段祺瑞断送了,还真是一步臭棋。
 

    他倒是挺为段祺瑞惋惜的,明明形势一片大好,可却一步错步步错,从而导致满盘皆输。
 

    拉拢了曹琨和张作霖两个实力派,本可以使段祺瑞的实力大增。
 

    只是段祺瑞愚蠢至极,开出了两张空头支票,平白无故的同时得罪两人。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曹锟带领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大战的时候,张作霖的奉系肯定和曹锟联手了。
 

    也只有两者联手,才有可能打败实力强大的段祺瑞。
 

    如果最后的战局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说段祺瑞当初的行为有多作死了。
 

    要是没有段祺瑞的那一处,说不定结果将大不相同。
 

    “见北洋系由冷战变为热战,徐世昌只好出面调解。”
 

    “但调解了很久,一点用都没有。”
 

    “加之这时候张作霖借祝寿的名义在奉天召开八省联盟会议,组成反皖联盟,公开支持曹琨。”
 

    “有了奉系支持,1920年7月14日,直系与皖系便大打出手,史称直皖战争。”
 

    “这一战双方出动兵力超过20万,地点在河北涿州及高碑店一带。”
 

    “直系三路出击,西路吴佩孚、中路王承斌、东路曹英,总兵力5万人。”
 

    “皖系的对阵也十分工整,西路段芝贵、中路陈文运、东路徐树铮,总兵力6万人。”
 

    “头两天的战事只是试探性的攻防,双方各有胜负,到了第三天就开始真刀真枪的打了。”
 

    “西路的吴佩孚诱敌深入,段芝贵脑子一热,就钻入了吴佩孚的圈套,在松林店遭遇吴佩孚的埋伏,全军覆没。”
 

    “中路的陈文运被王承斌的炮火打成重伤,在卫兵的护送下脱离了战场。”
 

    “而失去了主帅的皖系中路军,很快就被直系全歼。”
 

    “到了7月18日,张作霖也率军来到了涿州一带,在直系胜局已定的情况下,加入直系一起胖揍了皖系。”
 

    “这个时候的皖系部队只剩下了徐树铮一路,接下来的战斗自然也就是一边倒了。”
 

    “徐树铮部很快就被直系和奉系的绝对优势兵力打的是溃不成军,直皖战争就此结束,皖系惨败。”
 

    “而随着军事上的失败,段祺瑞也不得不选择下野。”
 

    “之后直系和奉系就控制了北洋政府,至此皖系时代结束,北洋进入到了直系时代。”
 

    各朝古人心里很清楚,直皖战争最大的赢家并不是曹锟,而是张作霖。
 

    从头到尾张作霖都没出什么力,一直到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才动手,尽可能保存了最大的实力。
 

    甚至一些读书人很明白,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就是张作霖。
 

    要不是张作霖拱火,直系的曹锟和皖系的段祺瑞根本就打不起来。
 

    从始至终,张作霖都是抱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鼓动曹锟发动战争的。
 

    张作霖在背后教唆直系的曹锟动手,在双方大战的时候选择保留实力,最后以最大获利者的姿态出来收拾残局。
 

    北洋时期的老百姓一想到后面还有战争,就有些欲哭无泪。
 

    之前清政府灭亡了,他们欢喜不已,以为迎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可结果袁世凯上台没多久,就惹得天怒人怨,全国再次爆发战争。
 

    他们老百姓的生活刚刚安定下来,现在又要面临直皖战争的威胁。
 

    这还不是最令人绝望的,后面还有直系时期和奉系时期,也就意味着还要爆发战争。
 

    而且算算时间,恐怕动乱还将持续好些年。
 

    他们老百姓已经被动乱折磨得身心疲惫,期盼着动荡的年代早点过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